士友惜贤人,天朝丧守臣。
才华推独步,声气幸相亲。
理析寰中妙,儒为席上珍。
笑言成月旦,风韵挹天真。
丹地膺推择,青油寄抚循。
岂言朝象魏,翻是卧漳滨。
命赐龙泉重,追荣密印陈。
撤弦惊物故,庀具见家贫。
牢落风悲笛,汍澜涕泣巾。
只嗟蒿里月,非复柳营春。
黄绢碑文在,青松隧路新。
音容无处所,归作北邙尘。
士友惜贤人,天朝丧守臣。
才华推独步,声气幸相亲。
理析寰中妙,儒为席上珍。
笑言成月旦,风韵挹天真。
丹地膺推择,青油寄抚循。
岂言朝象魏,翻是卧漳滨。
命赐龙泉重,追荣密印陈。
撤弦惊物故,庀具见家贫。
牢落风悲笛,汍澜涕泣巾。
只嗟蒿里月,非复柳营春。
黄绢碑文在,青松隧路新。
音容无处所,归作北邙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哭刘四尚书》,是一首悼念亡友、哀叹时光流逝的挽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惋惜。
"士友惜贤人,天朝丧守臣。" 开篇便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友的哀悼,感叹其不仅是士林中的挚友,更是国家所倾心的一员良将。
"才华推独步,声气幸相亲。" 这两句颂扬了故人的卓尔不群之才和温润如春风的声望,两人之间情谊深厚,如同手足。
"理析寰中妙,儒为席上珍。" 故人在世时,其学问渊博,对于天下大义有着独到见解,是座上宾朋所尊敬。
"笑言成月旦,风韵挹天真。" 两人相处之时,那种欢谈如旧日的月旦,风流倜傥中蕴含的自然情趣,如今皆成追忆。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故人生前诸多细节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其深厚的情感和不舍昼夜。
"丹地膺推择,青油寄抚循。" 故人的墓地如同选取了最好的土地,墓前的青松则象征着永恒的怀念。
"岂言朝象魏,翻是卧漳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去世后的哀痛,如同古代的朝廷失去了栋梁之才,感到无比的悲伤和孤寂。
"命赐龙泉重,追荣密印陈。" 故人的名字被刻在碑文上,象征着其功绩将永远被记住和尊崇。
"撤弦惊物故,庀具见家贫。" 诗人在故人墓前弹奏琴瑟,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哀痛,而那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家,如今却显得空旷而凄凉。
"牢落风悲笛,汍澜涕泣巾。" 风中传来的笛声,更增添了诗人的悲伤,泪水如溪流般不断。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故人永恒怀念的决心,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
"只嗟蒿里月,非复柳营春。" 诗人在故人的墓地上仰望夜空,只有那轮明月陪伴,而往日欢聚之处已然不再。
"黄绢碑文在,青松隧路新。" 故人的名字刻在了黄色的碑文上,而墓前生长的青松则如同时间的隧道,将记忆传递下去。
"音容无处所,归作北邙尘。" 诗人哀叹故人已逝,如今其声音容貌皆不复见,只能将心中的怀念随风化为尘土,与大自然融合。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篇表达深沉哀思和对亡友的无尽怀念之作。
我来海外交陈君,陈君明爽绝不群。
煮茗夜谈日继之,眼昏喉尰犹未离。
激昂大道无馀蕴,探颐至理尽精微。
人生聚会如大梦,车尘之下不可知。
陈君有文我能削,陈君有过我敢摘。
陈君爱我非在此,我爱陈君亦如彼。
有文有行世不少,功高名大看愈小。
一身众患岂能当,予与陈君后话长。
苦莫苦兮疹饥骨,余犹视之如饴蜜。
乐莫乐兮拥舞女,余正视之如刀锯。
我语陈君受不失,此情十分未去一。
君不见海门之水深且宽,君不见五指之山高且嵂。
山高河广会自稀,忠告之言莫置之。
我今别君挥手去,相思常在月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