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粘堤,树遮寺。依约旧游地。
寒雨连江,一白浩无际。
夜来激笕淙檐,更深无寐,话多少、开天遗事。
我衰矣。懒翻蜼鼎长篇,倦拾鹤铭字。
落日登楼,倚杖为春起。
年时修竹依然,髯仙归未,对君画、卧游而已。
草粘堤,树遮寺。依约旧游地。
寒雨连江,一白浩无际。
夜来激笕淙檐,更深无寐,话多少、开天遗事。
我衰矣。懒翻蜼鼎长篇,倦拾鹤铭字。
落日登楼,倚杖为春起。
年时修竹依然,髯仙归未,对君画、卧游而已。
此幅《祝英台近·题俞寿曲焦岩话雨图》由金兆蕃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景致与怀古之情交织的画面。
开篇“草粘堤,树遮寺”,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幅雨后湿漉漉的景象,草与堤、树与寺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朦胧的氛围。接着,“依约旧游地”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回忆的维度,暗示了画面背后隐藏着一段过往的故事或情感。
“寒雨连江,一白浩无际”进一步渲染了雨的氛围,连绵不绝的雨水仿佛与江面融为一体,形成一片浩瀚的白色世界,给人以深沉与辽阔的感受。紧接着,“夜来激笕淙檐,更深无寐,话多少、开天遗事”描绘了夜晚雨声潺潺,屋檐滴水的情景,深夜难眠之人与古人往事的对话,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过往的深深怀念。
“我衰矣。懒翻蜼鼎长篇,倦拾鹤铭字”表达了作者在岁月流逝、人生老去之际的感慨,不愿再翻阅古籍长篇,也不愿再去拾取那些历史的痕迹,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的留恋。
“落日登楼,倚杖为春起”描绘了一个落日时分,作者独自登楼,倚杖远眺的场景,虽是春日,却因心境而显得格外宁静与淡然。最后,“年时修竹依然,髯仙归未,对君画、卧游而已”则以修竹与髯仙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画面中的艺术作品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与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幅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记忆与个人情感的艺术画卷。
文章太守,问何事、犹带天庭黄色。
上界一时官府足,聊下神仙宫阙。
剖竹新游,握兰旧梦,此意谁人识。
千军笔阵,争先曾夺矛槊。
好是万里相逢,一尊同醉,倾吐平边策。
聚散人生浑惯见,莫为分襟呜咽。
借箸机筹,著鞭功业,只合从君说。
明朝回首,天涯何处风月。
四年留蜀惭无补,好是求归得去。
风帆百尺,烟波万里,宁辞掀舞。
楚尾吴头,我家何在,西山南浦。
想珠帘画栋,倚阑凝望,依然卷云飞雨。
最好九霞光处。
见当时、结知明主。
冰霜节操,斗星词采,羽仪朝路。
邂逅开怀,等闲分手,满斟绿醑。
道日边好语,相将飞下,有人知否。
夜来井络参躔,使星一点明如昼。
谁将天上麒麟,钟作人间英秀。
从橐仪刑,御屏名姓,暂烦衣绣。
问西川父老,新来喜跃,缘何事、曾知否。
今代澄清妙手。
为公家、忧心如疚。
几年繁赋,一朝输代,恩民特厚。
初度佳辰,恰逢长至,从来希有。
但只将一部,欢声百万,与公为寿。
试与姮娥语。
问因何、年年此夜,月明如许。
万顷熔成银世界,是处玉壶风露。
又岂比、寻常三五。
变化乾坤同一色,觉星躔、斗柄皆回互。
须要我,共分付。
平生脚踏红尘处。
漫纷纷、鸡虫厚薄,燕鸿来去。
只有婵娟多情在,依旧当时雅素。
空自叹、归心难住。
留取清光岷江畔,照扁舟、送我章江路。
频引满,莫匆遽。
三年锦里,见重阳药市。
车马喧阗管弦沸。
笑篱边孤寂,台上疏狂,争得似,此日西南都会。
痴儿官事了,乐与民同,况值高秋好天气。
□不羞华发,不照衰颜,聊满插、黄花一醉。
道物外、高人有时来,问混杂龙蛇,个中谁是。
东皇著意,妙出妆春手。
点缀名花胜於绣。
向鱼凫国里,琴鹤堂前,仍共赏,蜀锦堆红炫昼。
妖娆真绝艳,尽是天然,莫恨无香欠檀口。
幸今年风雨,不苦摧残,还肯为、游人再三留否。
算魏紫姚黄号花王,若定价收名,未应居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