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老卒不知秋,独倚营门望戍楼。
芦管声中千里月,万行征泪一时流。
河西老卒不知秋,独倚营门望戍楼。
芦管声中千里月,万行征泪一时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士兵在边疆守卫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河西老卒不知秋”一句,诗人巧妙地将季节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暗示了士兵在边关的漫长岁月。接着,“独倚营门望戍楼”则直接展现了士兵的孤独形象,他独自站立于军营门口,凝视着远处的戍楼,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
“芦管声中千里月”这一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芦管的悠扬之声与遥远的明月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士兵情感的理解。而“万行征泪一时流”则直白地表达了士兵因远离家乡、思念亲人而产生的泪水,这些泪水如同细雨般倾泻而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士兵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边关士兵的形象,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战争与离别带来的苦楚,以及对和平与家庭的渴望。
二年紫塞头,日日思都梁。
归来向清淮,白鱼初饱霜。
走马脱辔头,搴旗向沙场。
不如把蟹螯,攲帽呼酒觞。
要听阿燕歌,颓然倚胡床。
姮娥一笑粲,韵此九月凉。
缅怀去从军,只影天一方。
谁令投老梦,犹咤登太行。
采采东篱花,其香何扬扬。
昭华唤惊鸾,玉支况在傍。
自惭老不解,著句说小妆。
独知折齿屐,尚可追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