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质何堪马上尘,失身谁复更怜身。
伤心不作还家梦,孤负江南一夜春。
弱质何堪马上尘,失身谁复更怜身。
伤心不作还家梦,孤负江南一夜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驿亭中的哀伤与孤独,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她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首句“弱质何堪马上尘”,以“弱质”形容女子的柔弱无力,面对“马上尘”的动荡生活,暗示了她所处环境的艰难与不稳定。这里的“马上尘”既指行军途中的颠簸与尘土,也暗喻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次句“失身谁复更怜身”,则进一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绝望。她失去了自己的身份与尊严,“失身”不仅指身体上的失去,更是精神与情感上的背叛与失落。在这片冷漠的世界里,她不再期待有人能理解或怜悯自己,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被遗弃的悲凉。
后两句“伤心不作还家梦,孤负江南一夜春”,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因内心的伤痛而无法入眠,甚至不愿再做回家的美梦,这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彻底放弃。在这样一个夜晚,江南的春色似乎成了她无法触及的美好,象征着她与美好生活的隔阂与疏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失落。它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命运的普遍困境与悲哀。
晨兴驱吾车,驾言徂南山。
岂徒汗漫游,直欲陟其巅。
冷冷起长啸,飘然振羽翰。
鸟道数千仞,宛若登天难。
回辕憩林麓,临流濯缨冠。
急湍泻长坂,閒云出层峦。
丛兰散清馥,幽禽时间关。
隐沦慕肥遁,羁绊迫尘寰。
斜阳催我归,回首空长叹。
嗟嗟今古人,滔滔迷女色。
焉知粉触髅,亡身更亡国。
妲已商纣危,褒姒周幽惑。
西施吴子亡,太真三郎踣。
于维高世王,持身能自克。
宠姬欲同辇,无宁亏盛德。
予心本冲素,万虑恒自息。
深居养太和,于焉趋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