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闲居寄陈山人》
《闲居寄陈山人》全文
唐 / 谭用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闲居何处得闲名,坐掩衡茅损性灵。

破梦晓钟闻竹寺,沁心秋雨浸莎庭。

瓮边难负千杯绿,海上终眠万仞青。

珍重先生全太古,应看名利似浮萍。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谭用之所作,名为《闲居寄陈山人》。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闲居何处得闲名,坐掩衡茅损性灵。”这里,“闲居”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找宁静生活的向往。"何处得闲名"则是说在哪里可以得到这种称为“闲”的美誉。而“坐掩衡茅损性灵”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沉浸于大自然之中,通过与草木之间的亲密接触来净化心灵。

“破梦晓钟闻竹寺,沁心秋雨浸莎庭。”这两句则是对夜晚到来时的情景进行描写。“破梦”意味着梦醒,“晓钟”指的是清晨的钟声,而“闻竹寺”则表明诗人听到了远处寺庙传来的声音。"沁心秋雨浸莎庭"形容了秋夜细雨带来的湿润和凉意,以及这种环境给予心灵的滋润。

“瓮边难负千杯绿,海上终眠万仞青。”这里,“瓮边”指的是酒壶边缘,而“难负千杯绿”则是说酒壶里装满了绿色的美酒。"海上终眠万仞青"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愿意在广阔的大海中安然入睡。

“珍重先生全太古,应看名利似浮萍。”这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赞美与劝告。"珍重先生全太古"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仰,而“应看名利似浮萍”则是在提醒朋友要像对待轻飘的落叶一样看待世间的名和利,保持超然物外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于纯粹、宁静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谭用之

谭用之
朝代:唐

谭用之,[约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0)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0)

独觉

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

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

为问经世心,古人难尽了。

(0)

嘉陵江

嘉陵南岸雨初收,江似秋岚不煞流。

此地终朝有行客,无人一为棹扁舟。

(0)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徵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0)

初宵看婚

洛城花烛动,戚里画新蛾。

隐扇羞应惯,含情愁已多。

轻啼湿红粉,微睇转横波。

更笑巫山曲,空传暮雨过。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