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眺海外诸峰悠然有述二首·其一》
《眺海外诸峰悠然有述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峰乃山之铓,非高铓不锐。

高以下为基,峻极于斯缀。

我思天半峰,独立云之际。

风霜明肃洁,日月互亏蔽。

昆崙及五岳,浑沌初填砌。

遂使中原心,各以司方帝。

此外诸名山,神奇看所系。

百宝祝融生,大文山隐闭。

我闻不周倾,西北鲜平势。

逶迤就溟渤,万水互吞噬。

罗浮四百峰,未敢肩营卫。

谁挥巨灵掌,五岭于斯劂。

天池自波澜,地轴无崩替。

气象乃相联,条支安可计。

潜分岛屿脉,共作东南柢。

漠漠三神山,可梦不可诣。

我求泛月槎,聊假阆风憩。

精神空四出,凡骨犹惉滞。

悠悠日望洋,身依卷石细。

岩谷恣冥搜,陵峦释冗赘。

所欲邻泰初,九霄供一睇。

始从县圃朔,以作诸山第。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海外诸峰的眺望与感慨。诗人以“峰乃山之铓”开篇,将山峰比作锋利的刀刃,强调其高度与锐利。接着,诗人想象自己站在“天半峰”,独立于云际,感受着风霜的肃杀与日月的交替遮蔽。他将昆仑与五岳并提,比喻为混沌初开时的填砌,象征着山脉的形成与力量。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这些名山的神奇之处,如祝融之百宝与大文山的隐秘。他提到不周山的倾斜,以及五岭的崛起,描述了山脉的广阔与连绵。罗浮山虽有四百峰,但在诗人眼中仍显渺小。诗人想象着巨灵之力塑造了五岭,维持着天池的波澜与地轴的稳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三神山的向往与无法触及的遗憾,希望借助月槎与阆风之息,让精神得以自由翱翔。他渴望接近自然的原始状态,以九霄俯瞰大地,从县圃开始,探索每一座山峰的奥秘。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广阔的视野。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青草湖

秋霜洞庭涩,秋草太湖青。

茅屋成三户,溪烟散一灯。

雁飞风益厉,鱼薄水还腥。

宿莽搴汀渚,苍苍最上层。

(0)

群盗二首·其二

春色何无赖,登楼剩恼人。

江湖纷说剑,风景几沾巾。

馀喘仍墐户,残魂数震邻。

亲知遥万里,消息未能真。

(0)

人日观春

知是值衰人,忻然不隔春。

适当登菜甲,兼得识芒神。

长命三杯举,晴天一耒亲。

西风吟底极,东望可怜辰。

(0)

同宣远过伯起夜酌

岁晏微生事,閒情共竹窗。

山容窥远閤,风色动虚江。

凭几因香柚,烧灯近宝幢。

芙蓉看满箧,相对续银缸。

(0)

谢曹重甫惠布

多君将白素,远寄小柴扉。

出自吴姬手,裁为野客衣。

穿云难辨色,杂鸟不惊飞。

尝怪桐江叟,羊裘入禁闱。

(0)

春江渺渺思迟迟,春雪萧萧晚霁时。

银汉有云皆玉叶,瑶台无树不琼枝。

诗成梁苑人初醉,书到潇湘雁不知。

清绝小楼中夜月,梅花无数影垂垂。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