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取类非一端,琴山得名知何年。
丹枫列植如朱弦,时有鸾凤栖其巅。
秋风飒飒鸣飞泉,丰山霜钟昼夜悬。
摐金戛玉声清圆,抑扬起伏万籁全。
云韶大雅久不传,至音一变羲皇前。
不烦绳削皆天然,春雷玉磬俱蹄筌。
姥山山人遁世贤,心閒体弱志节坚。
幽居彷佛如龙眠,醉吟时泛湖海船。
迢遥宛若蓬壶仙,嗟予未解缨组缠。
烟霞痼疾不可痊,奈何尚有筝笛缘。
拟将俚耳濯清涟,为君重赋思归篇,与山相对期终焉。
山形取类非一端,琴山得名知何年。
丹枫列植如朱弦,时有鸾凤栖其巅。
秋风飒飒鸣飞泉,丰山霜钟昼夜悬。
摐金戛玉声清圆,抑扬起伏万籁全。
云韶大雅久不传,至音一变羲皇前。
不烦绳削皆天然,春雷玉磬俱蹄筌。
姥山山人遁世贤,心閒体弱志节坚。
幽居彷佛如龙眠,醉吟时泛湖海船。
迢遥宛若蓬壶仙,嗟予未解缨组缠。
烟霞痼疾不可痊,奈何尚有筝笛缘。
拟将俚耳濯清涟,为君重赋思归篇,与山相对期终焉。
这首《琴山行》由元代诗人荀宗道所作,描绘了琴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展现了琴山的独特魅力。
首先,诗人以“山形取类非一端”开篇,赞美琴山形态各异,引出“琴山得名知何年”的疑问,巧妙地将琴山与古琴联系起来,暗示琴山之名可能源于其形状与古琴相似。接着,诗人通过“丹枫列植如朱弦”描绘了枫树排列如琴弦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联想,并以“时有鸾凤栖其巅”形象地描绘出琴山的生机与和谐。
随后,“秋风飒飒鸣飞泉”、“丰山霜钟昼夜悬”等句,生动地展现了琴山四季变换的自然美景,尤其是秋风与飞泉的交织,以及霜钟的昼夜回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诗人通过“摐金戛玉声清圆”、“抑扬起伏万籁全”等描述,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音乐之美,仿佛整个山林都在演奏着和谐的乐章。
接下来,“云韶大雅久不传”一句,表达了对古代高雅音乐艺术的怀念,暗示琴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圣地。“至音一变羲皇前”则进一步强调了琴山在音乐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指出其音乐之美超越了时间的界限。
“不烦绳削皆天然,春雷玉磬俱蹄筌”两句,赞美琴山的自然景观与音乐之美皆出自自然,无需人工雕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最后,“姥山山人遁世贤,心閒体弱志节坚”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心性闲适,意志坚定,与琴山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进一步丰富了琴山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琴山的自然风光,也融入了对音乐、文化和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君不见晋陵县北异事传,夜气将深才出没。
古来至宝默有数,精英之藏宁久郁。
我閒试为访遗踪,惜许邦人忘岁月。
不然上亦逼星躔,两无相合归芒芴。
当时奋身万策湖,爱向东山穿香骨。
岂知服猛尽奔驰,潜地而驰真异物。
雨侵古藓满荒台,虚名空在何有哉。
呜呼金牛计已竭,胡不犠尊陈帝阙。
西关近邑郛,閒地素来广。
规度三五弓,栽花屹相向。
第一觅竹本,宗生要易暀。
晚色翠四围,依约见秋嶂。
老鸡先司晨,除栅试一放。
峨冠污枯草,鲜明莫能状。
厨人出新巧,收勋到盆盎。
持送文园翁,小字书佳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