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张明府游国清湖》
《同张明府游国清湖》全文
宋 / 林光朝   形式: 古风

一夕湖头春欲动,便从湖尾穿蒲弄。

层波赤鲤不易得,纵有笭箵何所用。

未应索句如索逋,昨者浮家仍有无。

不然汗漫十日走重湖,更数大孤连小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zhāngmíngyóuguóqīng
sòng / línguāngcháo

chūndòng便biàncóngwěi穿chuānnòng

céngchìzòngyǒulíngxǐngsuǒyòng

wèiyìngsuǒsuǒzuózhějiāréngyǒu

ránhànmànshízǒuzhònggèngshùliánxiǎo

翻译
一夜湖边春意盎然,从湖尾开始穿过菖蒲丛。
层层波浪中的红鲤鱼难以捕获,即使有竹篮又能如何。
不应像追逃犯一样苦苦寻觅诗句,昨天湖上的漂泊生活是否还在继续。
否则我将漫无目的地在十个湖泊间奔波十天,还要数过众多的大孤山和小孤山。
注释
春欲动:春天的气息开始活跃。
穿蒲弄:穿过菖蒲丛嬉戏。
层波:层层叠叠的波浪。
笭箵:竹篮,古代捕鱼工具。
索句:寻找诗句。
索逋:追捕逃亡者。
浮家:水上人家,指渔民的生活。
汗漫:形容漫无目的或辽阔无垠。
重湖:多个相连的湖泊。
大孤:大孤山,长江中的著名岛屿。
小孤:小孤山,位于大孤山附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湖水初动的景象。诗人与友人张明府一同游览国清湖,湖水从湖尾开始涌动,鲤鱼跃动于层层波纹中,但赤鲤罕见,即使有捕鱼的竹篮也似乎派不上用场。诗人并未将游湖视为寻常的寻觅诗意,而是暗示着一种闲适的追寻,如同追捕逃逸的诗句一般。他们并未急于求取佳句,而是享受着随性的旅程,即使连续十日漫步在重湖之间,欣赏着大孤山和小孤山的连绵景色。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林光朝

林光朝
朝代:宋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猜你喜欢

有子定知吾事足,贫家颇觉此声佳。

风露对檠逼诗父,云烟落纸凛群儿。

(0)

金缕曲.卖宅

燕子闻长叹。甚匆匆、廿年安宅,梦缘能短。

曾是琴尊游息地,苦被啼莺催散。

且休说、仙源深浅。

洞口云来迷处所,悔当时、只作寻常看。

枉回首、画栏畔。

嫣红姹紫闲栽遍,到而今亭台易主,旧欢空恋。

从此春风无路入,那见小桃人面。

更谁与、金荃歌按。

可惜好花如好婢,向人家、看卖牙郎绢。

重为汝、泪痕溅。

(0)

河传.祝九宗伯枉过戏赠

十弓地小。遣吟情种得。寻常花草。

吠影吠声,那禁群儿相告。说平泉、无此好。

长安贵客心倾倒。来便窥园,寓目翻成笑。

鸠拙一枝,谁向宫莺传报。误煞人、秦吉了。

(0)

十拍子.重过湖上

缺月闲寻昨梦,圆波错认吾乡。

万点沤珠参佛果,一瞬天花作道场。清钟声未忘。

锦鹢浮生忍托,哀蝉冷句重商。

见说残秋如过客,从此高楼傍夕阳。归人归路长。

(0)

菩萨蛮

门前帘幕垂垂护。出门待索银蟾语。圆影可怜低。

晓风吹又西。十三弦上意。筝柱还摇曳。

听到别情无。一声金雁孤。

(0)

高阳台.客有谈卫源近事者,感赋此调

鸩羽惊媒,龙音感悦,匆匆芳讯偷传。

一纸相思,怨红啼湿银笺。

连波别有牵魂处,甚回文、倦眼曾看。

枉猜他,珠腕闲题,粉泪轻弹。

无情河水东流去,打空城寂寞,萤火飞残。

埋玉谁家,秦箫吹冷荒烟。

人间多少伤心事,误南柯、浅醉酣眠。

又争知,孔雀徘徊,还到郎边。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