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在何处,乃在恒山峰。
荡胸罗晓日,钓海垂长虹。
苍松十万丈,万里摇天风。
我欲从之游,藤萝翳行踪。
昼望月为白,夜望日为红。
殷殷不成寐,珍重梦魂通。
美人在何处,乃在恒山峰。
荡胸罗晓日,钓海垂长虹。
苍松十万丈,万里摇天风。
我欲从之游,藤萝翳行踪。
昼望月为白,夜望日为红。
殷殷不成寐,珍重梦魂通。
这首诗以“有怀”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首句“美人”二字,既可理解为象征着理想、美好的事物,也可解读为对远方佳人的思念,引人遐想。接下来的“乃在恒山峰”,点明了这种美好存在于遥远的恒山之巅,增加了寻找过程的神秘感和难度。
“荡胸罗晓日,钓海垂长虹”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晨曦与彩虹融入到广阔的自然景象中,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丰富。而“苍松十万丈,万里摇天风”则进一步渲染了恒山的雄伟与神秘,松树的高耸直入云霄,仿佛与天风共舞,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向往。
“我欲从之游,藤萝翳行踪”表达了诗人渴望亲临其境,与美好事物相会的愿望,但又因现实的阻隔(“藤萝翳行踪”)而感到无奈。接下来的“昼望月为白,夜望日为红”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白天月亮变为白色,夜晚太阳变为红色,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变换与不可逆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等待。
最后,“殷殷不成寐,珍重梦魂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渴望与追求,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温暖与连接,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执着与不放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坚韧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