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有情,今宵无限,难留一霎黄昏。
频催玉漏,街鼓促香尘。
旧恨肯随腊尽,新烦恼、休更重增。
鸳枕梦,时惊爆竹,春逐晓云生。
当年娇小日,屠苏争饮,肯让它人。
紫钗花胜子,镜里宜春。
转眼韶华偷换,回头念、往事浮云。
而今瘦,梅花堪并,罗绮也难胜。
银烛有情,今宵无限,难留一霎黄昏。
频催玉漏,街鼓促香尘。
旧恨肯随腊尽,新烦恼、休更重增。
鸳枕梦,时惊爆竹,春逐晓云生。
当年娇小日,屠苏争饮,肯让它人。
紫钗花胜子,镜里宜春。
转眼韶华偷换,回头念、往事浮云。
而今瘦,梅花堪并,罗绮也难胜。
这首《满庭芳·丙戌立春,是日除夕》是清代女词人徐灿所作,表达了词人在除夕立春之日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词中以“银烛有情”起笔,描绘了夜晚的温馨与短暂,暗示着黄昏的消逝和新年的临近。"频催玉漏,街鼓促香尘"通过漏壶和街鼓声,渲染出岁末的急切与热闹。
词人感慨“旧恨肯随腊尽”,旧有的愁绪似乎随着腊月的结束而消散,然而“新烦恼、休更重增”又预示着新的一年新的忧虑。在梦中,词人被爆竹声惊醒,春天的气息已悄然来临,但醒来后却发现“当年娇小日”不再,青春易逝,令人唏嘘。
“紫钗花胜子,镜里宜春”描绘了昔日的美好时光,而“转眼韶华偷换”则揭示了岁月无情。结尾处,“而今瘦,梅花堪并,罗绮也难胜”以梅花自比,表达词人如今的憔悴,即使再美的服饰也无法掩盖岁月的痕迹,寓意着词人对青春不再的深深感叹。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几日铨符给诏程,赐袍如草滞僚英。
大言久废三千奏,倦曲难终一再行。
吴蟹沈波秋稻富,海鱼藏穴夜潮平。
待君削牍登文石,趣与渊云继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