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秋来色倍新,行云万里为何人。
颇疑物象时绸密,更使空华日布匀。
几叠幽山光抱玉,无边碧海气吹银。
稍需金镜浮天汉,自有冰心出世尘。
雨后秋来色倍新,行云万里为何人。
颇疑物象时绸密,更使空华日布匀。
几叠幽山光抱玉,无边碧海气吹银。
稍需金镜浮天汉,自有冰心出世尘。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秋的景象,充满了深邃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雨后秋来色倍新,行云万里为何人”,以雨后的清新和秋色的加倍美丽,引出对广阔天空中行云的遐想,似乎在询问它们为谁而飘荡,营造了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颇疑物象时绸密,更使空华日布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诗人怀疑万物在特定时刻的紧密相连,使得空中的光辉在每日均匀地铺展,表达了对自然界秩序与和谐的深刻感悟。
颈联“几叠幽山光抱玉,无边碧海气吹银”,通过描绘几座幽静的山峰被光芒环绕,如同镶嵌着玉石,以及无垠的大海被风吹起银白色的波浪,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细腻并存的美。
尾联“稍需金镜浮天汉,自有冰心出世尘”则以金镜比喻月亮,暗示在稍后的时刻,月亮将浮现在银河之上,象征着纯洁与超脱世俗的心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纯净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咸阳宫中四尺镜,照人五脏何烱烱。
桑田沧海千馀年,百鍊依然化为矿。
君从何处得此物,铸就双瞳敌秋月。
向来照心今照形,不事澜翻三寸舌。
远冲风雪肯我过,看来犹未深知我。
我方蓑笠立钓矶,万事浮云都勘破。
噫嘻吁,只今神目鬼眼纷道途,暗中许负应卢胡。
试问何如林家老碧鉴,不知天津桥上复有龙钟无。
神龙荡失水,驯扰终未得。
威凤虽在薮,肯顾鸡鹜食。
所以古之人,受变心不易。
亳鼎已迁周,西山竟肌瘠。
豫子身自漆,长弘血成碧。
何尝怨废兴,而或二心迹。
坚白不在缁,羔裘良自惜。
此谊公素明,俗见或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