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钱挂杖入荒肆,肆儿奉我如奉神。
苦乏嘉酿易者屡,陋不可掩如家贫。
幸我饮量亦易满,十以当一面亦醺。
醺然独立日将暮,万壑残雪寒嶙峋。
蹇驴龁草系枯树,几欲就道行逡巡。
忽叹百年似驹隙,荒僻再到知何辰。
回看败壁起泼墨,聊以踪迹留风尘。
欹斜仅有数行字,实抱幽恨盘轮菌。
他年倘有步兵辙,此地曾漉陶潜巾。
百钱挂杖入荒肆,肆儿奉我如奉神。
苦乏嘉酿易者屡,陋不可掩如家贫。
幸我饮量亦易满,十以当一面亦醺。
醺然独立日将暮,万壑残雪寒嶙峋。
蹇驴龁草系枯树,几欲就道行逡巡。
忽叹百年似驹隙,荒僻再到知何辰。
回看败壁起泼墨,聊以踪迹留风尘。
欹斜仅有数行字,实抱幽恨盘轮菌。
他年倘有步兵辙,此地曾漉陶潜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在山中客栈饮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往的回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百钱挂杖入荒肆”,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携带少量钱财,手持拐杖,踏入偏远的店铺之中。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经济状况,也暗示了他可能的孤独与流浪状态。接着,“肆儿奉我如奉神”一句,通过店铺伙计对诗人的恭敬态度,反衬出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地位或某种超凡魅力。
“苦乏嘉酿易者屡,陋不可掩如家贫”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面临的困境——缺乏好酒,环境简陋,如同家中贫困。然而,诗人的乐观与豁达跃然纸上,他并不因物质的匮乏而沮丧,反而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幸我饮量亦易满,十以当一面亦醺”表明诗人虽不嗜酒,但对生活充满感激,即便是简单的酒也能让他感到满足与微醺。
“醺然独立日将暮,万壑残雪寒嶙峋”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至黄昏,周围是寒冷的山峦与残雪,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氛围。这种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蹇驴龁草系枯树,几欲就道行逡巡”通过描写诗人准备离开时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犹豫的主题。诗人想要踏上旅程,却又在犹豫与彷徨,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环境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忽叹百年似驹隙,荒僻再到知何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他感叹人生短暂,仿佛白驹过隙,再次来到荒僻之地不知何时。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
“回看败壁起泼墨,聊以踪迹留风尘”描述了诗人离开前,在破旧的墙壁上留下自己的笔迹,以此作为痕迹,留下自己的印记。这一行为既是对过往经历的纪念,也是对自我存在的证明。
“欹斜仅有数行字,实抱幽恨盘轮菌”强调了诗人所写文字的简短与深沉,字里行间蕴含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他年倘有步兵辙,此地曾漉陶潜巾”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像古代诗人那样,留下自己的足迹和作品,成为后人追忆的对象。这不仅是对自身创作的期许,也是对文学传承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活、自然、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次个人体验的记录,也是对更广泛人生议题的探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父母生子身,身是父母个。
如何却言我,言我大不可。
父母在此坐,子则不敢坐。
不坐乃当然,父母如天大。
男儿立父旁,女儿立母旁。
男儿拱手立,女儿敛衣裳。
捧盥兼洒扫,将茶及奉汤。
言语须低软,依前立正方。
兄娣惟恭敬,弟妹常爱慈。
饮食先尊长,不敢遽有之。
尊长若嗔我,嗔我是爱我。
欲我为君子,所以约束我。
语话须诚实,步履学疏迟。
头容常正直,四体莫邪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