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昌平县典史吴应麟》
《挽昌平县典史吴应麟》全文
明 / 罗亨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一自鸣驺出薜萝,拜官邑幕沐恩波。

花村方听甘棠颂,榆里俄闻薤露歌。

蝶舞漆园魂梦杳,鹤飞华表月明多。

铭题太史如椽笔,芳誉应知永不磨。

(0)
鉴赏

此诗《挽昌平县典史吴应麟》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通过对逝者吴应麟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其生前的高尚品德与深远影响。

首联“一自鸣驺出薜萝,拜官邑幕沐恩波”描绘了吴应麟从隐逸之地步入仕途的情景,鸣驺代表了官职的升迁,薜萝则象征着归隐的生活,形象地展示了他从山林走向官场的过程,同时表达了对其受到朝廷恩泽的肯定。

颔联“花村方听甘棠颂,榆里俄闻薤露歌”运用了两个典故,甘棠颂出自《诗经》,比喻官员政绩卓著,百姓怀念;薤露歌则是哀悼亡者的歌曲。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赞美了吴应麟在任期间的政绩,又预示了他离世后百姓的哀思。

颈联“蝶舞漆园魂梦杳,鹤飞华表月明多”以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对吴应麟的思念之情。蝶舞和鹤飞象征着灵魂的飞翔,漆园和华表则是古代文人雅士常去的地方,这里暗示了吴应麟的文人风骨与高洁品格。月明多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哀愁,加深了对逝者的怀念。

尾联“铭题太史如椽笔,芳誉应知永不磨”表达了对吴应麟事迹与品德的铭记与赞扬。太史如椽笔意味着历史的记载如同巨笔,不会轻易遗忘,而“芳誉永不磨”则强调了吴应麟的名声将永远流传,不受时间的侵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典故,深情地表达了对吴应麟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崇尚。

作者介绍

罗亨信
朝代:明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猜你喜欢

赋得别梦依依到谢家八首·其二

惊喜冰颜一笑开,投梭时节已怜才。

持裙暂肯临风住,刬袜还期映月来。

沉水待烘欢夕座,真茶留瀹到时杯。

书生金石心肠在,不借裁诗十字媒。

(0)

似梦

似梦浓欢复似真,细看原是掷梭人。

当初薄怒尤娇绝,笑倩如花更一嗔。

(0)

白山茶插髻甚可观因书二绝·其二

第一人簪第一花,风吹花叶雾鬟斜。

看来姿韵超天下,当得临川丽句夸。

(0)

再赋个侬·其六

经过声影自沉潜,何意金堂骤有嫌。

忍泪笑言终脉脉,低眉羞恨只厌厌。

情迷那唤江郎觉,酒政何堪石尉严。

私幸向来幽寂惯,锁窗应自耐拘钳。

(0)

个人·其十

窗白鸦啼又晓钟,幽欢光景易匆匆。

须防指袖飘香气,莫虑梳头减绣工。

眉鬓尚贪星下看,腰身宁耐午前慵。

情悰易被人猜料,只恐矜持愈不同。

(0)

个人·其五

怅恨清光不共游,眼波肌雪正宜秋。

桐花落处闻开锁,柿叶明时见倚楼。

几度扇回当面笑,可应灯照下帷羞。

无边妒恨憎情眼,行过帘前莫转头。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