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声近似武陵滩,流水桃花洞里看。
七曲歌残思转棹,恐惊尘世换炎寒。
溪声近似武陵滩,流水桃花洞里看。
七曲歌残思转棹,恐惊尘世换炎寒。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九曲溪边的景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溪声近似武陵滩”,以溪水潺潺的声音,联想到《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溪流,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这里的“武陵滩”不仅指出了地点,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次句“流水桃花洞里看”,进一步展开画面,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桃花盛开的洞穴之中,流水与桃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图景。这里运用了“洞里看”的视角,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想象空间。
第三句“七曲歌残思转棹”,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和行动。在经历了七曲溪的蜿蜒之后,歌声渐歇,诗人思考着是否该转舵返回。这一句既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感悟。
最后一句“恐惊尘世换炎寒”,表达了诗人不愿打破这份宁静与和谐,担心外界的尘嚣会破坏这如画般的美景,以及四季更迭带来的冷暖变化。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