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灯火照离明,朗朗吾伊压漏声。
邺驾积云春不断,家家礼乐户朱程。
黄昏灯火照离明,朗朗吾伊压漏声。
邺驾积云春不断,家家礼乐户朱程。
此诗描绘了夜晚老街书声不绝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生活气息。首句“黄昏灯火照离明”以黄昏时分的灯火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离别的氛围,暗示着夜晚即将来临。次句“朗朗吾伊压漏声”则通过描述读书声盖过滴漏的声音,展现了深夜中书声的清晰与持久,表现了读书人对知识的渴望和专注。
接着,“邺驾积云春不断”一句,运用了典故,将老街比作邺城,积云象征着不断积累的知识与智慧,春不断则寓意着学习与成长的持续性,表达了对知识追求永无止境的赞美。最后,“家家礼乐户朱程”描绘了一幅家家户户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礼乐代表了良好的教养与道德风尚,朱程则是对知识与文化的象征,强调了知识与文化的普及与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街夜晚书声琅琅的场景,不仅赞美了知识的力量与价值,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教育与文化的重视。
风前满地花,雨后连天草。今年三月里、春归早。
低云薄雾,犹自怜清晓。金尊须臾倒。
无奈离愁,为他转伤怀抱。绣帘斜卷,昼静闻啼鸟。
韶华刚九十、勾销了。绿波无赖,点点青荷小。
寄语春知道。桃李多情,莫教惜春人老。
一冬晴明人不厌,腊月雪飞尤所喜。
从古农占重三白,来年有秋预可拟。
昨夜长风广莫来,号空卷地初停雷。
斯须漫漫撒玉屑,千树万树梅花开。
大地平铺皆一色,光辉未数琼瑶白。
四山苍翠不可寻,但见凌空耸银壁。
凭高四顾真奇观,日上扶桑朝不寒。
昔人劳农享腊惟此时,更说来年丰有期。
村村腰鼓聚宴饮,庶几时平今见之。
嗟予菲德临九五,燮理功能寄丞辅。
举觞相乐拜天庥,永念皇天与皇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