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馆多髯客,深山短发翁。
钟声更点外,萤焰烧痕中。
春日同倾酒,寒溪数过鸿。
天门通海路,诗寄鄮城东。
华馆多髯客,深山短发翁。
钟声更点外,萤焰烧痕中。
春日同倾酒,寒溪数过鸿。
天门通海路,诗寄鄮城东。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华馆中的络腮胡须之士和深山里的白发老翁。诗人通过对比他们的生活环境,展现出一种城乡生活的差异。华馆的热闹与深山的静谧形成对照,而“钟声更点外”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都市的喧嚣。
夜晚,诗人听到远处的钟声,萤火虫在烧痕中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春天来临,他们一同饮酒,但诗人的心思却飘向了远方,寒溪边的孤雁似乎也成了他情感的寄托,寓意着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牵挂,希望自己的诗能够穿越天门,到达海路尽头的鄮城东,传递他的问候和情谊。整首诗以景寓情,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前古有圣,后世之师。后世有圣,前古之资。
维楚文王,申侯是悦。当身放逐,早绝佞蘖。
耿耿苋嘻,矫以义礼。亟锡之爵,宁其忤己。
彼恐将来,有达者生。非我用舍,丧厥令名。
奔走置力,预为之更。大哉圣哲,默运法程。
宫衣锦段新,宣赐遍臣邻。
绣纹盘虎豹,金彩织麒麟。
诏向龙沙远,颁从玉陛均。
拜登齐阙谢,愧省独墙循。
士节论辞受,君恩爱笑颦。
礼看超等级,劳岂效涓尘。
荷德乾坤大,糜财府库贫。
先朝题岁月,诸道贡奇珍。
貂座仪章滥,鹈梁讽谕陈。
缙绅皆用武,辇辂尚留巡。
暗忆垂裳治,虚惭挟纩仁。
日占青海使,寒望翠华春。
未厌干戈役,私嗟章甫身。
知君本有吞胡气,太白正高秋不雨。
白蛇五尺自西来,出匣不多飞欲去。
佩此刀,向辽阳,土蛮畏死为君降。
阏氏纵有菱花镜,断却蝤蛴那得妆。
君如佩此向上谷,而翁之死人共哭。
黄酋亦重忠义人,一见郎君悔南牧。
河套云中尽虏庭,君如佩此去从军。
不须血染锋边雪,但见旗褰马上云。
看君眼大额广长,有如日月挂扶桑。
君有宝刀君自佩,解刀赠我不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