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香来自紫宸,风和日美庙堂新。
野人争说前朝事,赴狱当年亦丙寅。
一瓣香来自紫宸,风和日美庙堂新。
野人争说前朝事,赴狱当年亦丙寅。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首句“一瓣香来自紫宸”暗示了祠堂的神圣与皇家气息,可能是对先忠端公的祭祀仪式。接下来,“风和日美庙堂新”描绘了祠堂落成时的宜人气候,反映出人们对新建祠堂的喜悦和对先贤的敬仰。
“野人争说前朝事”表达了民间对于历史的热议,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对前朝之事津津乐道,这体现了历史的深远影响和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赴狱当年亦丙寅”则暗指先忠端公在某个丙寅年遭遇困境,可能是指他遭受冤狱的经历,这句诗寓含了对公正和忠诚的赞扬,以及对先烈坚韧精神的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祠堂落成为契机,通过自然环境和民间口碑,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公正的追求,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十日一水五日石,昆仑方壶侈真迹。
不如渲染没骨图,装堂铺殿精楷模。
怒气作竹喜气兰,风枝雨叶来无端。
不如流传喜神谱,小蕊大开足意趣。
九九谚出田家志,剪纸调脂近游戏。
谁欤运腕妙写生,展卷雅人见深致。
一阳来复天地心,次第春光静可寻。
瑶草琪花石供古,重茵复幕画堂深。
东南半壁烽烟靖,荣光出河通瑞应。
云台上将数高勋,官阁水曹自清兴。
五十年来手泽存,摩挲故物重瑶琨。
曾供乙览睿思殿,好伴新图水竹村。
灿烂云章亲弁首,子子孙孙当世守。
渡江又见岁华新,珍重亭前旧垂柳。
南城有佳处,潢水深几曲。
乍断游人至,何殊郑君谷。
烟中人语静,微霜渍松竹。
时得刘龚来,三径放远目。
朝听东林梵,暝还西斋宿。
犹怜江上居,荒池蔓寒菊。
我亦离乡客,社燕思旧屋。
相期脱世议,澹与返初服。
岁寒非峻节,纯懿天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