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循环各一时,又逢青犬护岩扉。
金墉城锁瑶池苑,苍玉楼铺锦地衣。
万里西风生木末,数声湘竹叫云归。
明朝天上秋期近,问讯河边织女机。
甲子循环各一时,又逢青犬护岩扉。
金墉城锁瑶池苑,苍玉楼铺锦地衣。
万里西风生木末,数声湘竹叫云归。
明朝天上秋期近,问讯河边织女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并融入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开篇“甲子循环各一时”表达了时间流转的概念,接着“又逢青犬护岩扉”则是诗人在山中行走,遇见了一只守卫洞穴的小青犬,这个场景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
接下来的“金墉城锁瑶池苑,苍玉楼铺锦地衣”则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所。诗人运用了“金墉城”和“瑶池苑”、“苍玉楼”等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美好世界。这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仙境描写手法。
第三句“万里西风生木末,数声湘竹叫云归”转换了景象,从幻想中的仙境转向现实自然界。诗人用“万里西风”形容秋天的凉爽气息,以及树木在风中摇曳,接着“数声湘竹”则是指竹林中的风声,如同有人在吹奏笛子一般,这些声音似乎召唤着云归去。
最后一句“明朝天上秋期近,问讯河边织女机”,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这里的“明朝”指的是第二天,“天上秋期近”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而“问讯河边织女机”则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来表达他对远方织布女子的关心和询问。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又蕴含着深切的情感与思念。
本无谋略强谈兵,每愧临边病未能。
筋力岂知犹可喜,一鞍千里到江陵。
月地无尘,珠宫不夜,翠笼谁炼铅霜。
南州路杳,仙子误入唐昌。零露滴,湿微妆。
逗清芬、蝶梦空忙。梨花云暖,梅花雪冷,应妒秋芳。
虚庭夜气偏凉。曾记幽丛采玉,素手相将。
青蕤嫩萼,指痕犹映瑶房。风透幕,月侵床。
记梦回、粉艳争香。枕屏金络,钗梁绛缕,都是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