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上桂花飞,八公山下羽人归。
朝蒸紫霞暮明月,道是神翁住翠微。
淮南警慧超汉室,疏入明光争皎日。
果然才大志自高,竟薄诸侯慕仙术。
神仙非有亦非无,不踏人间富贵途。
淮王邪计炽如火,安得幽秘求玄珠。
数千方士旧文学,大山小山胜如角。
黄金变化谁得知,才说百年犹晦朔。
三篇道诀付炎?,桐柏流波咽旧朝。
云中鸡犬弓刀血,仙骨未举凡骨销。
八公山上桂花飞,八公山下羽人归。
朝蒸紫霞暮明月,道是神翁住翠微。
淮南警慧超汉室,疏入明光争皎日。
果然才大志自高,竟薄诸侯慕仙术。
神仙非有亦非无,不踏人间富贵途。
淮王邪计炽如火,安得幽秘求玄珠。
数千方士旧文学,大山小山胜如角。
黄金变化谁得知,才说百年犹晦朔。
三篇道诀付炎?,桐柏流波咽旧朝。
云中鸡犬弓刀血,仙骨未举凡骨销。
这首诗《小山歌》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幻想的仙境画卷。
首句“八公山上桂花飞”,以桂花的飘逸形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接着,“八公山下羽人归”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羽人归来的场景,暗示着仙界的存在,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
“朝蒸紫霞暮明月”两句,通过晨昏交替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仙境的宁静与和谐,紫霞与明月的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也寓意着仙境的永恒与美好。“道是神翁住翠微”则点明了仙人的居所,翠微之境,隐喻着仙界深邃而不可测的神秘。
接下来,“淮南警慧超汉室,疏入明光争皎日”两句,以淮南王刘安的智慧与追求,象征着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赞美。通过“疏入明光争皎日”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光明与智慧的向往。
“果然才大志自高,竟薄诸侯慕仙术”两句,赞扬了才华横溢之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俗功利的不屑,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情操的推崇。
“神仙非有亦非无,不踏人间富贵途”强调了神仙的存在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纯净与自由,不被物质欲望所束缚。这不仅是对神仙境界的探讨,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淮王邪计炽如火,安得幽秘求玄珠”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讽刺了某些人为了追求权力与财富而不择手段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与道德的坚守。
“数千方士旧文学,大山小山胜如角”则以古代方士的追求为背景,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学问的尊重与传承。
“黄金变化谁得知,才说百年犹晦朔”通过黄金的变化莫测,比喻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有限的生命。
“三篇道诀付炎?,桐柏流波咽旧朝”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哲学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传承与延续。
最后,“云中鸡犬弓刀血,仙骨未举凡骨销”以云中的鸡犬、弓刀血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同时通过“仙骨未举凡骨销”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富有启示性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料峭东风,吹醉面、向人如旧。
凝伫立、野禽声里,无言搔首。
庭下梅花开尽也,春痕巳到江边柳。
待人閒、事了觅清欢,身先朽。菟裘计,何时有。
林下约,床头酒。怕流年不觉,鬓边还透。
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
把春光、分付少年场,从今后。
终日局环堵,散策穷深幽。
嘉我二三子,落落诚罕俦。
适意随所诣,行行遂经丘。
青松如高人,含风自萧飕。
夕云度深翠,爽气衣上浮。
石根泻幽泉,戛戛锵琳球。
乐彼泉上趣,幽构飞岑楼。
新兰秀而滋,旧竹清且修。
款我情颇厚,清尊频献酬。
盘桓有馀乐,啸傲成迟留。
池深风露香,荷意澹欲秋。
饮散众喧息,微月生林陬。
残花剩柳,正啼鹃声里,邮亭别馆。
三叠阳关听未彻,手执离杯引满。
政坐诸君,久烦老子,今日才萧散。
翩然归去,故园绿树春晚。
人世苍白浮云,自舒自卷,不入高人眼。
官事如麻何日了,输与闲中不管。
翠柏台高,紫薇省近,别有清华选。
功名岁晏,江城回首天远。
灯落花时,枕横山处,蓦然有径寻春。
见妖姿恰可,好语宜人。
自念佳缘如此,不负我、半世情真。
轻挑逗,羞还掩笑,娇不胜嗔。殷勤。
此时意好,第一个知心,更复谁论。
正消磨旧恨,款曲新恩。
可奈灵心如刺,收拾了、一段行云。
朦腾里,莫教眼醒,犹抱衾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