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落花时,枕横山处,蓦然有径寻春。
见妖姿恰可,好语宜人。
自念佳缘如此,不负我、半世情真。
轻挑逗,羞还掩笑,娇不胜嗔。殷勤。
此时意好,第一个知心,更复谁论。
正消磨旧恨,款曲新恩。
可奈灵心如刺,收拾了、一段行云。
朦腾里,莫教眼醒,犹抱衾温。
灯落花时,枕横山处,蓦然有径寻春。
见妖姿恰可,好语宜人。
自念佳缘如此,不负我、半世情真。
轻挑逗,羞还掩笑,娇不胜嗔。殷勤。
此时意好,第一个知心,更复谁论。
正消磨旧恨,款曲新恩。
可奈灵心如刺,收拾了、一段行云。
朦腾里,莫教眼醒,犹抱衾温。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梦中美人》是徐石麒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梦境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寻找春天、邂逅美人的画面。"灯落花时,枕横山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朦胧的氛围,暗示主人公在深夜的沉思中寻找春意。"蓦然有径寻春",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追求。
"见妖姿恰可,好语宜人",通过"妖姿"和"好语"描绘出美人的动人形象和温柔言语,让人心生欢喜。接下来,词人感慨"自念佳缘如此,不负我、半世情真",表达对这段缘分的珍视和对自己情感的坚守。
"轻挑逗,羞还掩笑,娇不胜嗔",通过细腻的动作和表情描写,展现了美人含羞带怯的娇态,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她形象的生动感知。
进入下片,词人感叹"殷勤。此时意好,第一个知心,更复谁论",强调与美人的默契和深情。他沉浸在旧恨消磨和新恩款曲之中,但内心深处却仍有"灵心如刺"的敏感和复杂情绪。
最后,词人不愿从梦境中醒来,"朦腾里,莫教眼醒,犹抱衾温",表达了对这份温馨梦境的深深留恋,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美好情感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梦境为载体,通过对美人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莲艳不如。
却寄两条君令取,明年双引入中书。
人生何事心无定,宿昔如今意不同。
宿昔愁身不得老,如今恨作白头翁。
如折芙蓉栽旱地,似抛芍药挂高枝。
云埋水隔无人识,唯有南宾太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