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东风,吹醉面、向人如旧。
凝伫立、野禽声里,无言搔首。
庭下梅花开尽也,春痕巳到江边柳。
待人閒、事了觅清欢,身先朽。菟裘计,何时有。
林下约,床头酒。怕流年不觉,鬓边还透。
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
把春光、分付少年场,从今后。
料峭东风,吹醉面、向人如旧。
凝伫立、野禽声里,无言搔首。
庭下梅花开尽也,春痕巳到江边柳。
待人閒、事了觅清欢,身先朽。菟裘计,何时有。
林下约,床头酒。怕流年不觉,鬓边还透。
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
把春光、分付少年场,从今后。
这首《满江红·新春敬用遁庵韵》是金末元初诗人段成己的作品,以春风和新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料峭东风,吹醉面、向人如旧”,描绘了料峭春风吹过,仿佛能唤醒人的旧日记忆。接下来,“凝伫立、野禽声里,无言搔首”通过静态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独自沉思的寂寥。
“庭下梅花开尽也,春痕巳到江边柳”两句,借梅花凋零和江柳抽新,暗示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含岁月匆匆之意。诗人期待在闲暇时寻觅“清欢”,然而却感叹“身先朽”,流露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下半部分,“菟裘计,何时有”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又担心流年易逝,青春不再。“怕流年不觉,鬓边还透”直接揭示了岁月催人老的忧虑。最后,“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表达了愁绪的连续不断,以及对未来愁苦的预感。
结尾处,“把春光、分付少年场,从今后”寄寓了诗人对青春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年轻一代能更好地把握春光,享受生活。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对时光的深深思索。
朗彻三千界,弗承照者谁。
如何右丞句,独谓老松宜。
秉是孤高性,撑为潇落枝。
流光寒不湿,写影正兼奇。
鉴似轩皇铸,涛如仙乐吹。
童童迎迥矗,皎皎傍疏移。
岱岳姓名著,广寒宫殿披。
犹疑峙丹桂,吴质那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