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游延寿寺次旧韵》
《再游延寿寺次旧韵》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历历溪山记旧踪,寺僧遥住翠微重。

扁舟曾泛桃花入,歧路心多草树封。

谷口鸟声兼伐木,石门烟火出深松。

年来百好俱衰薄,独有幽探兴尚浓。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再游延寿寺次旧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延寿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回忆。

首联“历历溪山记旧踪,寺僧遥住翠微重”,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往昔游览的记忆,溪流与山峦清晰可辨,寺中的僧人仿佛依然居住在那片翠绿之中,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物是人非的意境。

颔联“扁舟曾泛桃花入,歧路心多草树封”,通过回忆扁舟泛入桃花林的情景,以及后来道路被杂草树木封堵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世事变迁、人事沧桑的主题。

颈联“谷口鸟声兼伐木,石门烟火出深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山谷口传来鸟鸣声,与伐木声交织在一起,石门处的烟火从深松中透出,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蕴含着生活的烟火气息。

尾联“年来百好俱衰薄,独有幽探兴尚浓”,诗人感慨随着年岁的增长,许多美好的事物都逐渐变得淡薄,唯有对探索幽静之地的兴趣依旧浓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坚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赠吴良卿将军·其一

出身元是羽林郎,手挽雕弓二石强。

夜行魍魉应知避,生缚熊罴不可当。

(0)

古意

明镜似妾心,时时照君面。

妾心如有尘,照君君自见。

(0)

寄贺李本宁先生起南太常

中朝方系望,宁许赋鸿冥。

卿月临淮甸,春风过洞庭。

千秋垂信史,七郡戴祥星。

礼乐窥元始,英髦属典刑。

宫悬今待奏,国牒已镌铭。

旧好仙曹接,新题御藻馨。

钟山登霁色,湖水贴天青。

草莽忻殊遇,曾邀笔墨灵。

先生己未春曾为余叙拙稿,故结中致感云。

(0)

岁晏悼亡·其四

一撮寒心已似灰,更堪抚景若为栽。

镜霾尘匣光无准,锁锢香奁涩不开。

屡办僧钱修法事,权因俗腊化冥财。

情知此恨年年有,且纪悲歌第一回。

(0)

访潘寰瀛明府

每到君庭日易曛,诗笺茶夹并芳尊。

兰因入室堪为友,竹近穿阶又抱孙。

帐下童乌能授易,客来凡鸟敢题门。

仍闻雅有閒功课,新注参同五万言。

(0)

梁自献潘孟与邀游金粟泉分赋·其一

拄杖閒支万壑巅,聊将按牒讯灵泉。

祇言海浪霏琼液,不道云根产玉田。

洗钵鸟衔香稻粒,流花涧带瑞禾烟。

从来名迹矜奇幻,输与空山自在禅。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