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念法华经僧》
《赠念法华经僧》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古风

念念念兮入恶易,念念念兮入善难。

念经念佛能一般,爱河竭处生波澜。

言公少年真法器,白昼不出夜不睡。

心心缘经口缘字,一室寥寥灯照地。

沈檀卷轴宝函盛,薝卜香熏水精记。

空山木落古寺闲,松枝鹤眠霜霰乾。

牙根舌根水滴寒,珊瑚搥打红琅玕。

但恐莲花七朵一时折,朵朵似君心地白。

又恐天风吹天花,缤纷如雨飘袈裟。

况闻此经甚微妙,百千诸佛真秘要。

灵山说后始传来,闻者虽多持者少。

更堪诵入陀罗尼,唐音梵音相杂时。

舜弦和雅熏风吹,文王武王弦更悲。

如此争不遣碧空中有龙来听,有鬼来听,亦使人间闻者敬。

见者敬,自然心虚空,性清净。

此经真体即毗卢,雪岭白牛君识无。

(0)
注释
念念:连续不断地。
入恶易:容易陷入恶念。
入善难:难以持续善行。
念经念佛:诵读佛经,念佛号。
爱河竭:比喻情感欲望消减。
波澜:比喻新起的烦恼。
言公:指年轻的法师。
法器:有修行潜力的僧人。
白昼不出夜不睡:形容日夜修行不懈怠。
心心缘经:心中时刻想着经文。
口缘字:口中不断念诵文字。
一室寥寥:房间空旷寂静。
沈檀:沉香和檀香,珍贵香料。
薝卜:一种香花,比喻香气。
水精记:用水晶装饰的经文记录。
空山木落:深山中树叶凋零。
古寺闲:古寺显得清闲宁静。
牙根舌根:比喻说话之处。
水滴寒:形容言语清晰冷冽。
珊瑚:比喻美好之物。
搥打:敲击。
红琅玕:红色的美玉,比喻美妙的声音。
莲花七朵:象征完美或纯洁。
朵朵似君心地白:每朵都像你的心一样纯洁。
天花:天界之花,比喻美好事物。
袈裟:僧侣的袍服。
此经甚微妙:这部经非常深奥精妙。
百千诸佛:众多佛祖。
真秘要:真正的秘密和要点。
灵山:佛陀讲法之地。
始传来:开始传播下来。
陀罗尼:咒语,密宗修行中的咒语。
唐音梵音:汉语与梵语混合的诵读声。
舜弦:古代传说中美好的音乐。
和雅:和谐雅致。
熏风:温暖和煦的风。
文王武王:周文王、周武王,代表古代圣君。
弦更悲:他们的琴声更加悲壮。
碧空:蓝天。
龙来听,有鬼来听:连天龙和鬼神都被吸引来听。
自然心虚空,性清净:自然而然心境空灵,本性清净。
此经真体:这部经的真实本质。
毗卢: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佛的最高境界。
雪岭白牛:比喻清净无染的自性。
翻译
念念不忘恶易行,念念向善却艰难。
诵经念佛看似同,情海干涸再生波。
少年法师真修行,昼夜不息勤勉励。
心随经文口随字,静室唯余灯火明。
沉香檀卷藏宝匣,薝卜熏香水晶经。
空山落叶古寺幽,松鹤霜冷夜无声。
舌齿间水珠透寒,珊瑚击响红宝石。
只怕莲花七朵齐折,朵朵如你心洁白。
又惧天风送花雨,纷纷洒落袈裟衣。
此经奥秘难言喻,诸佛真谛在其内。
灵山传下人未多,听者虽众行者稀。
诵咒声中梵音起,唐音交织何壮丽。
舜琴雅乐如风轻,文武之弦更悲鸣。
引得龙从天际来,鬼神静听,世人皆敬仰。
观者敬,闻者亦然,心归虚空净无边。
此经本是毗卢显,雪山白牛可曾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赠念法华经僧》。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佛教法华经并赞美僧人的诗篇。

首先,“念念念兮入恶易,念念念兮入善难”表达了人心容易偏向邪恶而难以坚持正道的哲理。这两句通过反复“念”字,强调了人们修行佛法的艰难性。

接着,“念经念佛能一般,爱河竭处生波澜”指出念诵经文和礼佛可以达到一种平等的心境,而世间的情欲却如同阻塞的河流,容易产生波动。这里的“爱河”象征着人心中的贪恋和情感。

然后,“言公少年真法器,白昼不出夜不睡”赞美一位年轻的僧人,他具备修行佛法的资质,日夜精进,不懈怠。这两句中“言公”应指诗中的僧人,而“真法器”则形容其具有真正的佛法修持之才。

随后,“心心缘经口缘字,一室寥寥灯照地”描绘出僧人潜心诵念,字字珠玑,室内虽然清贫,但心中却光明如同灯照大地。

“沈檀卷轴宝函盛,薝卜香熏水精记”则是对佛经与佛教文物的赞美。沈檀为珍贵的木材,卷轴象征着经卷,而宝函盛表示这些都是宝贵之物;薝卜香熏则指的是佛前的香熏仪式,水精记可能是指清净无染的心灵记录。

“空山木落古寺闲,松枝鹤眠霜霰乾”这一段描写了僧人居住的环境,是一处宁静古老的寺庙。这里,“空山木落”形容秋天山林的萧瑟景象,“古寺闲”则表现出时间的沉淀和空间的寂静,而“松枝鹤眠霜霰乾”更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紧接着,“牙根舌根水滴寒,珊瑚搥打红琅玕”通过对比强调了僧人的修行之苦。牙根舌根为口中最冷的地方,比喻修行的艰辛;而“珊瑚搥打红琅玕”则用珠宝互相撞击的声音来形容僧人在佛法上的努力和坚持。

诗的后半部分,“但恐莲花七朵一时折,朵朵似君心地白。又恐天风吹天花,缤纷如雨飘袈裟”表达了对莲花(常象征佛教清净之物)的担忧,以及对天风吹动天花(可能指佛法的传播)带来的担心。

“况闻此经甚微妙,百千诸佛真秘要。灵山说后始传来,闻者虽多持者少”则是对《法华经》的赞美。这首诗认为《法华经》内容深奥、神秘,是众多佛祖的真实要义,而“灵山说后始传来”可能指的是《法华经》在佛陀灵山会上才开始传授的故事。

最后,“更堪诵入陀罗尼,唐音梵音相杂时。舜弦和雅熏风吹,文王武王弦更悲”则是对僧人能够背诵佛教咒语(陀罗尼)的赞美,并通过音乐的比喻来形容这种修持带来的美好感受。

整首诗不仅颂扬了《法华经》的重要性和僧人的修行,还通过对自然环境、心灵状态以及佛教仪式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境界。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国计

农臣思国计,望屋急军前。

多取难因岁,三征不问田。

为都皆可去,署考孰能先。

勉语沟中瘠,扶疮向朴鞭。

(0)

延津道中望太行

出门见太行,峰峦无终已。

征途作游情,置身如万里。

晓寂岩岫閒,心清林木倚。

所未历其巅,云霞出意底。

因有色声迎,悠然感目耳。

山灵愿幽人,相对非无以。

忘言可竟日,欲暮凉风起。

(0)

三十日立夏

春力不夏胜,夏力不春淩。

荐夏于天后,与春遂同升。

馀此一日位,授受何绳绳。

得序悠然退,自奉反无凭。

所立将为嗣,责卸非其称。

相彼朱明质,宣严日以承。

遂使氤氲泽,转见解阜能。

成兹作讹职,而得东南朋。

长物者夏功,于春本无矜。

得人者春德,于夏亦无增。

平开任让局,不第水火乘。

时情怀知己,真如有待兴。

迈往虽冲赫,炎光不遽蒸。

竭代终何见,乍从永昼徵。

长羸效厥司,南薰日腾腾。

始信转候力,俄遣惊时膺。

错行视兹节,感变获其恒。

(0)

阴眺

天意微欲落,山情漠与参。

繁云低岫白,青霭入溪蓝。

漾楫幽峰麓,波翻绿影涵。

窈森别有界,委蛇纵所探。

(0)

赠刘子

莫向乾坤叹索居,只今谁复卯金如。

人间鬼母啼中酒,天上神仙访读书。

千家裙襦儒业尽,一昧灯火佛光馀。

玄经著就谁堪问,笑我同君二十初。

(0)

端阳前一日李仲木招同刘元声元博公夏昆玉乔梓泛舟阊门外夜游虎丘分赋十韵

放船宜夏日,投辖最关情。

西子锦帆径,南菱□桨声。

荀陈车盖集,嵇阮竹林迎。

遂作登龙客,因怜绣虎名。

桃符当令节,兰玉对新英。

水气浸衣裳,云光荡镜平。

吹香帘粉近,访石塔灯明。

箫管晚凉细,歌喉子夜轻。

烛花垂更剪,蕉叶满频倾。

高会应留韵,题诗入酒城。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