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行闲坐藉莎烟,此兴堪思二古贤。
陶靖节居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
鸳鸯著对能飞绣,菡萏成群不语仙。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闲行闲坐藉莎烟,此兴堪思二古贤。
陶靖节居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
鸳鸯著对能飞绣,菡萏成群不语仙。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塘边的悠闲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藉莎烟"与"闲行闲坐"相辅相成,表现出一种不事生产、享受孤独之美的生活态度。"此兴堪思二古贤"则是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所激发的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陶靖节居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通过提及历史上的文学家陶渊明与贺知章及其生活之地,强化了诗人对于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超越,也是精神上的自我满足。
"鸳鸯著对能飞绣,菡萏成群不语仙"一句中,以鸳鸯和菡萏为象征,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心境。这些生物在自然中自由生长,不需要人类的言语,它们就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之物。
最后两句"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则是对晚霞中的山影和渔舟的描写。诗人通过这番景象,再次强调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定超然的情感,是诗人对于生活状态的一种美好寄寓。
朔气催成暝。莽沉沉、乱云堆墨,横斜千阵。
槐柳故宫深藏处,禁得霜天凄冷。
又正恐、争栖难定。
寒日无光何时曙,记翩飞、曾带昭阳影。
终古恨,几人省。夜啼动搅孤眠醒。
更怜伊、月明绕树,最担虚警。
投止苍黄知谁屋,接饭丛祠差幸。
且珍重、羽毛休损。
开口易招南儿唾,漫误人、北雁传边信。
头尽白,故山迥。
东风莫谩吹愁至,相携慰伊春冷。
浅白浮樽,新黄褪额,歌侣年时芳俊。帘阴做暝。
黯掠破丝丝,酒边愁影。
侧帽相看,隔花人说去年病。
珠尘花市又接,杜陵诗思剧,慵唤春醒。
槛入新蟾,篱招彩帖,暗促溪桥梅信。兰宵漏紧。
怕灯约黄昏,懒寻鸳径。社燕多情,旧巢新睡稳。
又他乡、早春时节,试灯风间疏雨。
笙萧曾记天街夜,携得杖头双五。行复住。
尽软绣层层,都是留人处。回头最苦。
算十度蟾圆,琼楼玉宇,如隔万重户。
青衫客,莫笑浔阳舶贾。愁来但饮芳醑。
丝丝窗外垂杨影,影里半烟和雾。君作主。
到明日尊前,帽插杨枝舞。闲身似缕。
问早燕新莺,干卿甚事,将我比风絮。
妆余易懒,向小窗书字。戏学簪花恁妍媚。
乍箫边风悄,镜背鸾低,才一笑、又转碧纱幮里。
夜来人未醉,烛泪偷零,偏管人间别离事。
烧了博山香,小雪才过,浑不道、夜寒如此。
怅鬓影、樊川半凋零,问甚日重逢,曲屏山底。
西风吹醒繁华梦,斜阳冶游人到。
药砌庭荒,苔纹井废,一片残杨衰草。红桥断了。
便桃叶桃根,嫩红都老。
十四楼空,挂来眉样月痕小。
当年兴废故迹,问南朝旧梦,莺燕俱恼。
拾翠郊原,停红水榭,付与荒烟落照。丁帘路杳。
甚烟水无情,凭阑远眺。暝色伤心,乱鸦归树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