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
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
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
馆月改旧照,吊宾写馀情。
还舟空江上,波浪送铭旌。
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
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
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
馆月改旧照,吊宾写馀情。
还舟空江上,波浪送铭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杂曲歌辞·伤歌行》,其中蕴含了深沉的哲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现象,通过对松树之所以不易长盛的描述,暗示了人世间的竞争与艰辛。
接着,“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则是借用古代神话中黄庭坚守清净、修炼成仙的故事,表达了即便是追求高洁脱俗的生活态度,也未必能够逃离宿命的束缚。这里的“岂知”是一种反问语气,强调了宿命难以抗拒的事实。
在“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中,诗人通过对比春天花开与秋日叶落的情景,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界中生长收获的无常。春色美好却难以持久,秋风萧瑟则充满凄凉。
“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一句,则是通过音乐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当琴声未能和谐地流淌时,才意识到真正的艺术追求往往在于其深邃与沉郁之中。
“馆月改旧照,吊宾写馀情”此句描绘了诗人夜宿旅馆,与旧友道别的情景。月色变换,不同于以往,而诗人则用文字来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不舍。
最后,“还舟空江上,波浪送铭旌”则是诗人在归途中,独自驾舟于空旷的大江之上,感受着波涛送别的情意。这里的“铭旌”通常指代官职或功绩,这里用以比喻诗人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生变化的描写,以及借助古代神话与个人情感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宿命难抗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