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合沓不容车,路入穷乡亦可嗟。
于菟窥人浑似犬,羝羊分乳便名茶。
风声凄楚禽啼树,野色荒凉草戴花。
落日亭亭何处宿,危岩寂寞几人家。
乱山合沓不容车,路入穷乡亦可嗟。
于菟窥人浑似犬,羝羊分乳便名茶。
风声凄楚禽啼树,野色荒凉草戴花。
落日亭亭何处宿,危岩寂寞几人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穷乡的荒凉景象。首句"乱山合沓不容车"写出了山路崎岖,连车辆都无法通行的艰难,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偏远和人迹罕至。"路入穷乡亦可嗟"进一步表达了对这种偏僻环境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于菟窥人浑似犬,羝羊分乳便名茶"运用了比喻,将猛兽于菟(虎)比作犬,形象地写出山中猛兽的凶猛,而将羊乳称为茶,可能是当地特有的现象或风俗,反映出山区生活的奇特与艰辛。
"风声凄楚禽啼树,野色荒凉草戴花"通过描绘风声凄厉、鸟鸣哀切以及野草开花的荒芜景色,渲染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最后两句"落日亭亭何处宿,危岩寂寞几人家"以落日余晖和孤独的危岩作为背景,询问何处有人家可以投宿,流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对人烟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土坎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生活状态,展现了清贫而孤寂的乡村景象,寓含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佳话登科小。羡少年、洞房花烛,帐前欢笑。
草草良缘多成恶,郎性侬心未晓。
最难得、相当才调。
叶底双虫喁喁语,吐春丝、谱绣鸳鸯料。
红线系,三年了。西溪模范从来好。
碗齐眉、相庄授受,伯鸾德曜。
仁学讱言惟山乐,寿与乔松共老。
旁莫妒、双栖文鸟。
两处相思今朝诉,嘱东明、漫许鸡人报。
恩共爱,两心照。
疏影黄昏。老去东邻。惜花来此问花神。
前生绿萼,今谪红尘。得几多愁,几多怨,几多嗔。
铁骨香魂。慧业灵根。寂无言语对游人。
枝头落月,世外浮云。任铅华改,物华变,岁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