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湖秋老荻花洲,浅水平沙舣钓舟。
忆得秦邮拖蜡屐,西风独上玩珠楼。
澄湖秋老荻花洲,浅水平沙舣钓舟。
忆得秦邮拖蜡屐,西风独上玩珠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湖景图。诗人站在湖边,远眺着秋水与芦苇交织的洲岛,湖面平静如镜,几处浅沙上停泊着垂钓的小舟。这样的景象,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古代文人雅士在秋日里独享自然之美的情景。
“澄湖秋老荻花洲”,开篇即以“澄”字点出湖水的清澈,以“秋老”二字暗示季节的更迭,通过“荻花洲”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荻花,作为秋天的象征,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
“浅水平沙舣钓舟”,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的细节,浅浅的湖水与平缓的沙滩相映成趣,几只钓鱼的小舟静静地停泊在岸边,仿佛等待着渔人的归来。这种静谧的场景,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栖息的感觉。
“忆得秦邮拖蜡屐,西风独上玩珠楼”,最后两句则通过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深远的历史时空。这里引用了“秦邮”的典故,可能是指古代传递书信的驿站,而“蜡屐”则是古代文人出行时穿着的木屐,表面看来是在描述一位文人在秋风中独自登楼赏景的情景,实际上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通过“西风”这一自然元素,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整首诗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悠远的意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湖景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终南山色秀可食,中有游云动凝碧。
华岳西面仙掌高,仙都下射金精白。
绀宫琳馆凭险阻,渭水晴川来咫尺。
古木深藏魍魉寒,阴厓晓入蜿蜒黑。
幽人旧隐依青壁,萝径紫篱闭寥阒。
野桥插岸何处船,落日无人独归客。
栎翁笔法追郭熙,远意欲寄烟霞微。
半生江海屡惊梦,万里风尘能化衣。
捷径无媒既愁寂,故山好在曷遄归。
尚说于今明月夜,时有箫声台上飞。
希韦子,自说平生住旴里。
长身如鹤在鸡群,丰颔脩髯两颧起。
苍然神观九旬馀,老眼虽明不读书。
平生作赋擅今古,勇猎阵马飞天吴。
海坛河上欧冶子,闻猿放鹤云台图。
惊涛激石下众壑,岩㠂磊碨相撑扶。
东方千牍写未毕,太白万言词愈出。
海上一官清俸薄,老气如虹终不屈。
归来至死一毡寒,至今遗墨留人间。
呜呼断圭残璧谁能惜,秪有吟魂招不得。
犹记华亭驾绿渠,市人还许与欢虞。
后来尽备公车选,前识皆知帝者图。
相府带围从病沈,酒家祠部属狂俞。
邻僧有发惟须醉,夜立霜畦望北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