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到龙井寺·其三》
《到龙井寺·其三》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底忙不肯访禅林,山寺何曾避客深。

奇石韵高非令色,老松皮脱见真心。

檐牙徇铎关幽事,溪曲无弦出妙音。

拂拭少游碑好在,姓名曾记落碑阴。

(0)
翻译
他总是忙碌,不愿去探望禅寺,山中的寺庙又何曾拒绝过访客?
奇特的石头韵味高雅,不显平凡;老松树皮脱落,显露真我本色。
屋檐下的风铃随风摇曳,诉说着幽深的故事;溪流弯曲,虽无琴弦却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擦拭干净杨少游的碑文,它依然完好;他的名字曾刻在碑的阴面,历历在目。
注释
禅林:指佛教修行者的居所,禅修之地。
山寺:指隐居修行的寺庙。
奇石:形状或质地奇特的石头。
真心:指人的本性,或事物的本质。
檐牙:屋檐的角或突出部分。
徇铎:风铃,风吹动时会发出声音。
妙音:形容优美的声音。
少游:杨少游,可能是某位历史人物或诗人的名字。
碑阴:碑的背面,常用于刻写文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到龙井寺(其三)》,描绘了作者探访龙井寺的经历和所见所感。首句“底忙不肯访禅林”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但因事务繁忙而未能常来。接着,“山寺何曾避客深”暗示寺庙虽深藏山中,却并不拒客,反而欢迎来访者。

“奇石韵高非令色,老松皮脱见真心”两句,通过描绘奇特的石头和剥落的老松,传达出自然界的深沉与禅意,暗示了诗人对内心纯净的追求。"檐牙徇铎关幽事,溪曲无弦出妙音"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环境的宁静与神秘,檐角风铃声与溪水潺潺仿佛无言的教诲,给人以深远的启示。

最后,“拂拭少游碑好在,姓名曾记落碑阴”提到诗人擦拭碑文,怀念过往的文人墨客,他们的名字刻在碑上,虽然岁月流转,但依然可见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积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寺为线索,寓禅意于山水之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禅修的深深思考。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江蓠馆六咏·其五石坞

片帆马沙渡,髣髴牛渚侧。

江光漾云根,窗间常五色。

(0)

闺思二首·其二

夜梦空飞远,朝心郁不开。

宝钗寒翠羽,瑶瑟长青苔。

花瓣粘蜂去,晴丝罥燕来。

前鱼无暇泣,别鹤恨难裁。

(0)

弇山园逢沈嘉则席上见赠漫赋长句为答用纪兹会之盛

西园汇才彦,主人陈思王。

式燕芙蓉池,言解翡翠裳。

坐临秋水弄皎月,澄觞飞盖生明光。

遂令花萼寄缃素,髣髴箫管遗琳琅。

后来盛事谁则同,弇园开在娄水东。

宾主曹刘日方驾,羽翼风雅何冲融。

何来四明有狂客,亦与七子相争雄。

萧然入林共把臂,便觉松下生清风。

杯酒相逢即定交,袖中投我以琼瑶。

漫试千言在倚马,独工五字能射雕。

山云恍披鹔鹴锦,池水忽涨桃花潮。

座有玉山多自欹,况复错落飞金卮。

高柯惊动灵鹊起,长川澹荡天河移。

后人艳说今日会,却如今视西园时。

(0)

隐者词焦山寄客

伯成耦耕耕且锄,务光避世世情无。

古来隐者不以帝王易,何况区区赵孟三公乎。

山人颓唐隐者姿,萧萧肃肃孤松枝。

紫芝黄鹤久不作,清风朗月恒相思。

相思不可见,远隔江之湄。

不寄投湘赋,唯吟招隐诗。

碧桃开遍绿水洲,山人犹在人间游。

富春矶閒海鸥下,鹿门山空猿鹤愁。

诸侯筐篚不足贵,天子安车何必求。

但须寂寂山之丘,明月为侣云为俦。

庶几不愧乎隐者流。

(0)

满江红.凉夜

雨雨风风,偏又近、重阳时节。

更愁听、寒蛩低诉,者般凄切。

一味清凉诗骨瘦,百端交集愁肠结。

且料量、刀尺夜灯前,头如雪。人去也,音书绝。

秋去也,芳华歇。只伤今吊古,待和谁说。

似我春蚕丝上箔,恼它风马檐敲铁。

况商声、一夕战庭柯,身如叶。

(0)

乌夜啼

山色远分螺黛,芭蕉绿衬窗纱。

酒醒渐觉罗衾薄,春在阿谁家。

月馆曾敲双陆,雨窗同梦梨花。

分明眼底人千里,门外即天涯。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