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沁园春》
《沁园春》全文
清 / 纳兰性德   形式: 词  词牌: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0)
注释
丁巳重阳前三日:指康熙十六年(1677}农历九月初六日,即重阳节前三日。
此时亡妻已病逝三个多月。
红雨:喻落花。
灵飙:灵峰。
碧落:天空,青天。
绸缪:缠绵的情缘。
摇落:原指木叶凋落,这里是亡逝之意。
荀衣,指荀令衣香。
此处用以自喻,谓其形容憔悴,丰神不再。
邻笛:悲邻笛之意。
回肠:喻愁苦、悲痛之情郁结于内,如肠之来回蠕动。
此用以表示怀旧伤逝、闻笛而悲之意。
翻译
丁巳重阳的前三个晚上,梦见亡妇妆着素淡身穿素服,执手哽咽。亡妇所说的话太多,无法复述下来,但是临别的时候她说:“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亡妇从来没有学过写诗,不知道怎么做出这样的话。醒来后有感做出长调。
浮生匆匆而过,瞬息即逝。回思过往,怎么能够遗忘?记得当年,绣塌闲时,相与赌书泼茶,吹花嚼蕊,并于雕栏曲处,同倚斜阳。而今,梦好难留,先时的吟咏,没有办法继续,只能更深之时,痛哭一场。梦醒之后,一阵朔风,音容俱逝,已不允许仔细端详。
碧落、黄泉、山下追寻,两处茫茫皆不见踪影。经过一夜辗转,明朝起身,料想你的短发,一定给添秋霜。即便是天上人间,阴阳阻隔,但尘缘未了,未亡人的思议也还是不能中断。在每一个曾经共同渡过的美好时刻,春花与秋叶,都将触动我的愁思。只可惜,情意殷切,形容憔悴,荀令于今已无复往日的风采。这时候,悠扬的笛声从临院传来,凄厉幽怨,一声声荡气回肠,让人难以忍受。
鉴赏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沁园春》,并非题为“丁巳重阳前三日”的诗。不过,我们可以欣赏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词中,纳兰性德以深沉的情感追忆已故的妻子,通过梦境中的情景描绘,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梦好难留,诗残莫续",写出了他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与无法延续的遗憾。"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表达了对亡妻容貌的怀念,只能在想象中追寻。"重寻碧落茫茫",则表达了对生死隔阂的无奈。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纳兰性德悼亡之情的独特韵味,以及他对亡妻深情厚意的永恒怀念。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朝代:清   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籍贯:满洲   生辰:1655-1685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
猜你喜欢

挽兄梁肯堂联

一品承恩,魂魄长依华屋;

九重念旧,馨香宜彻幽泉。

(0)

挽钱维乔联

是名士风流,作画裁诗,自昔宦情原久淡;

以宰官说法,浣衣脱粟,算来福命尚留余。

(0)

集字联

仁孝本诸性;礼义根于心。

(0)

贺张百熙60寿联

先佛生日,祝无量寿;为天下才,有一个臣。

(0)

自挽联

朝闻道夕死可矣;今而后吾知免夫。

(0)

集句对联

平生当著几两屐;会须一饮三百杯。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