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原非尘世侣,高踪未许俗人寻。
虚堂鸟雀争来往,野寺松筠自古今。
一榻白云新庙貌,半窗明月旧禅心。
我来聊致蘋蘩意,此日瞻依思独深。
学古原非尘世侣,高踪未许俗人寻。
虚堂鸟雀争来往,野寺松筠自古今。
一榻白云新庙貌,半窗明月旧禅心。
我来聊致蘋蘩意,此日瞻依思独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古迹的深情探访与感慨。首联“学古原非尘世侣,高踪未许俗人寻”表达了诗人追求古风、远离尘嚣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古迹的高雅与不凡,不是寻常人所能触及或理解的。接着,“虚堂鸟雀争来往,野寺松筠自古今”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古迹的宁静与永恒,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历史与自然和谐共存。
“一榻白云新庙貌,半窗明月旧禅心”则进一步渲染了古迹的庄严与神秘,新庙貌与旧禅心形成对比,既体现了建筑的更新换代,也暗示了精神的传承与延续。最后,“我来聊致蘋蘩意,此日瞻依思独深”表达了诗人来访的目的和感受,他以蘋蘩(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祭祀)之礼致敬,流露出对古迹深厚的情感与敬意,同时,面对古迹,他的思绪深沉,可能在思考历史、文化与个人命运之间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在现代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
昔者有化人,来集周王庭。
咫尺逝万里,顷刻超百龄。
五音荡心神,耳乱不可听。
众采眩其目,不分丹与青。
飘鹞惑真伪,恍忽迷窈冥。
驰思八极表,讵知日与星。
未尝出户牖,自疑涉天廷。
左右莫觉悟,兀然殆遗形。
祈招作悲歌,圣贤用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