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高吟一幅巾,联翩众盗肯同群。
久蟠丘壑虽龙卧,默计江山已鼎分。
庸蜀欲开来日月,隆中先见会风云。
杂耕初动明星落,千古英雄泣渭滨。
梁甫高吟一幅巾,联翩众盗肯同群。
久蟠丘壑虽龙卧,默计江山已鼎分。
庸蜀欲开来日月,隆中先见会风云。
杂耕初动明星落,千古英雄泣渭滨。
此诗描绘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奠基者刘备及其帐下猛将关羽在五虎上将中地位崇高的一幅画面。开篇“梁甫高吟一幅巾,联翩众盗肯同群”表达了关羽威武雄壮的形象,他如同梁山伯爵一般,高声歌唱,挥舞着帛幕,在乱世中吸引了一帮英雄好汉归于麾下。这里的“巾”指的是古代用于战场上识别敌友的一种标志物。
接着,“久蟠丘壑虽龙卧,默计江山已鼎分”则寓意深远。诗人通过描绘长期盘踞在丘陵与河川之间的雄狮(暗喻英雄),即使如同卧龙一般的强者,也只能默默地计算着天下谁主沉浮,因为江山已被分割,指的是三国鼎立的局势。
“庸蜀欲开来日月,隆中先见会风云”中,“庸蜀”指的是刘备欲在蜀地建立自己的基业,而“隆中”则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诗人表达了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默契,他们能够感知到天下的大变,预见到未来会合的时机。
最后,“杂耕初动明星落,千古英雄泣渭滨”则描绘了一幅秋收之际的景象,农事开始,繁星点点。诗人通过这宁静的夜晚,表达了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英勇奋战却已逝去英雄的怀念之情,他们如同渭滨(古代的一处名胜)旁边的流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刘备及关羽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缅怀和赞美。
大梁五月成淹留,披图忽忆潇湘游。
眼底萧条动秋色,谁驱楚泽来中洲。
烟霞掩映蒹葭郭,凫鹚点缀清虚阁。
败苇荒蒲岂雪霜,崩崖坼岸迷丘壑。
岫口黄花几岁开,枫头赤叶何年落。
数舸依依古渡边,细听那闻呼渡传。
风帆浪楫两不动,中流竟日空盘旋。
昼短天寒洞庭阔,几时可到苍梧巅。
松根一叟长箕踞,暝色沙光自犹豫。
蛟龙夜蹴涛如山,公无渡河且归去。
我家住在江之滨,十年落魄厌京尘。
飘蓬海内浑无定,沮溺嫌予数问津。
对此踌躇心目断,丘也东西南北人。
何日到吾家,牡丹应著花。
开图一见兴已发,遥似当年宴紫霞。
雕栏不受春风抑,绿叶红蕤舞风力。
终日回旋不肯休,根株苦被丹青匿。
远路邅洄销客心,梦魂惟在草堂阴。
牡丹牡丹吾语汝,三月八日始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