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水衣须扱,穿林手自披。
经春脚力软,但恐上山迟。
渡水衣须扱,穿林手自披。
经春脚力软,但恐上山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节,诗人行走在山水间的生动场景。通过“渡水衣须扱,穿林手自披”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穿越自然环境时的细致与谨慎,衣物需要提着以免被水打湿,树木间则需亲自开路。这种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亲近。
接下来,“经春脚力软,但恐上山迟”两句,则表达了春天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后,人体的体力逐渐恢复,但又担心在上山时速度不够快,可能错过春天的美好景色。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也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行旅中的日常景象,既有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时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建溪新茗如环钩,土人食之除百忧。
呼童满注雪乳脚,使我坐失平生愁。
朝来定与两难弟,执手共瀹青瓷瓯。
腹藁已破五千卷,举身恨不登危楼。
玉川成仙几百载,清气渺渺散不收。
典衣开怀只沽酒,闭门却笑长安游。
门枕碧流尽,垂杨列岸齐。
树中茅映屋,垣外菜分畦。
噪雀丛晴薄,行人影潦溪。
犬声吹暗窦,牛迹匊阴蹊。
罄折欢迎客,盘飧趣馔鸡。
温言谢郑重,勤意效扶携。
设座蒲重荐,防飔壁旋泥。
奔奔役邻舍,拜拜教孙儿。
滞饮容杯缓,延留怕日低。
性情兼礼数,真至见天倪。
扬帆过钱塘,秋潮正掀涌。
浪花蹴天飞,涛影压云涌。
初疑海窟沸,复讶地轴动。
雪山半空来,雷鼓六丁拥。
阳侯叱洪威,海若扇馀汹。
声喧战马驰,势怒老蛟耸。
云梦敢言大,吴会讵敌勇。
钱弩竟虚发,越舟尽成恐。
快哉天下奇,异矣泽中孔。
斜阳一镜平,飞鸥集如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