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莘所作的《野泊对月有感》,描绘了战乱时期诗人在江边泊船时的孤独与忧虑之情。首句“可怜江月乱中明”,以“可怜”一词表达了对乱世中明亮江月的同情,暗示了诗人身处动荡环境的无奈。次句“应识逋逃病客情”,诗人自比为逃难的病人,流露出内心的疲惫和避世之感。
“斗柄阑干洞庭野”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北斗星横斜在广阔的洞庭湖上,增添了孤寂的氛围。而“角声凄断岳阳城”则通过凄凉的号角声,渲染出岳阳城的悲凉,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哀伤。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两句,诗人借酒浇愁,但愁绪依旧如泪水般涌出,同时江浪的翻滚又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内心充满惊惧。
最后,“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揭示了诗人对国家政局的关心,他渴望了解朝廷的动态,然而眼前盗贼横行,局势混乱,令他感到无从得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泊舟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展现了战乱年代的民生疾苦和诗人深深的忧国之情。
潇湘露白西风起,江竹斑斑澧兰紫。
神僧八月溯星河,木杯飞渡潇湘水。
潇湘两岸遥相望,仙人霞裾白霓裳。
炯炯吴丝照清浦,凤梭制锦回龙章。
翠管银笺为谁写,璚佩蠙珠烂盈把。
兰桡归来江渚空,五两悬风疾于马。
鹧鸪啼雨苍梧秋,渺渺吴云天尽头。
翠珉刻得蛟龙字,寄逐南鸿湘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