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望远海。
长风簸浪高于山,蓬莱宫阙无光采。
云雾翳阳谷,羲和安所之?
鲸鲵作队行,鳞鬣如朱旗。
精卫衔石空有心,口角流血天不知。
登高丘,望远海。
弱水浩荡不可航,一望令人玄发改。
登高丘,望远海。
长风簸浪高于山,蓬莱宫阙无光采。
云雾翳阳谷,羲和安所之?
鲸鲵作队行,鳞鬣如朱旗。
精卫衔石空有心,口角流血天不知。
登高丘,望远海。
弱水浩荡不可航,一望令人玄发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壮丽景色与奇特想象。首句"登高丘,望远海"开门见山,点出主题,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长风簸浪高于山",形象地描绘了海浪翻腾、气势磅礴的景象,暗示着大海的深邃与广阔。
诗人笔锋一转,将视线投向远方的蓬莱宫阙,感叹其在长风巨浪中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光彩,象征着世事变迁,仙境不再。"云雾翳阳谷,羲和安所之"运用神话元素,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太阳消失的疑问,寓言意味浓厚。
"鲸鲵作队行,鳞鬣如朱旗"以鲸鲵为喻,展现了海中生物的壮观,同时也暗含了世间秩序的动荡。"精卫衔石空有心,口角流血天不知"引用精卫填海的典故,表达坚韧不屈的精神,但又透露出无奈和悲壮的情绪。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登高丘,望远海",并以"弱水浩荡不可航,一望令人玄发改"收束全诗,寓意人生的艰难与无常,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深深感慨。整体来看,刘基的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特有的忧患意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