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幽庄县郭南,屏山近屋翠于蓝。
閒开书卷消长夏,好似龙眠白石庵。
潇洒幽庄县郭南,屏山近屋翠于蓝。
閒开书卷消长夏,好似龙眠白石庵。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潇洒幽庄县郭南”,以“潇洒”二字开篇,赋予了环境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由感,“幽庄”则点明了地点的隐蔽与静谧,暗示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县郭南”则具体指出了位置,位于县城之南,更添几分远离喧嚣的宁静。
次句“屏山近屋翠于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屏山”与“近屋”进行对比,通过“翠于蓝”的形容词组,生动地描绘出山色的青翠欲滴,仿佛比蓝色还要鲜艳,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宜人。
第三句“闲开书卷消长夏”,描述了主人公在悠闲的夏日里,打开书卷阅读的情景。这里的“闲”字,不仅体现了时间的充裕,更透露出一种心灵的自在与满足,通过“消长夏”三字,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通过阅读来消磨时光、享受生活的态度。
最后一句“好似龙眠白石庵”,以“龙眠”二字,借用了古代高僧龙树的别称,暗喻主人公如同在白石庵中修行的高僧一般,内心宁静,精神超然。这里将现实中的读书场景与历史中的修行之地相联系,不仅提升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红消梅雨润。
正榴花照眼,荷香成阵。
炉薰炷芳烬。
记于门今日,长庚占庆。
文摛艳锦。
笑班扬、用字未稳。
果青云、快上黄扉,地□誉高英俊。
名盛。
都期持橐,却借乘轺,布宣宽政。
除书已进。
归宠异,侍严近。
且金船满酌,云翘低祝,□比椿龄更永。
任月斜、未放笙歌,翠桐转影。
夷吾在江左。
罄毡裘俱礱,笑清边琐。
遗民冀巾裹。
个规模欲继,外人谁可。
一花两果。
晚占熊、材能更夥。
试颁春、便有欢谣,声接月鞍烟柂。
馺娑。
已传丹诏,催上文石,□论炙輠。
橐弓□笴。
□九域,措安妥。
待缁衣重咏,履封光继,绿野从教昼锁。
问黑头、当日三公,可能似我。
豆蔻娇春,烟花羞暖,物华渐嘉。
也不须莺怨,桃封绛萼,也不须蜂恨,兰郁金芽。
料是东君,都将和气,分付清丰诗礼家。
充闾庆,有青毡事业,丹凤才华。
乘槎。
早上云霞。
侍祠甘泉瞻羽车。
试笑凭熊轼,嘉禾合穗,进思鱼钥,菡萏骈花。
萧寇勋名,龚黄模样,入拜行趋堤上沙。
今宵里,且觥船满棹,醉帽_斜。
玉龙垂尾。
望阙角岹峣,如侵云里。
明璧榱题,白银阶陛,平日世间无是。
静久声鸣槛竹,夜半色侵窗纸。
最奇处,尽巧妆枝上,低飞檐底。
当为。
呼游骑。
嗾犬擎苍,腰箭随邻里。
藉草烹鲜,枯枝煎茗,点化玉花为水。
未挹瑶台风露,且借琼林栖椅。
眩银海,待斜披鹤氅,骑鲸寻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