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处无人,听时有寺,古木云峰犹远。
战胜风篁,飘残烟磴,林深几回吹断。
正缟鹤难成梦,松阴月明满。拨苍藓。
又经过、数重秋影,门掩定、初指翠微僧院。
步到列仙家,问瑶天、因甚清感。
那怪红楼,倚萧台、一半泪眼。
让陈思悟后,来向鱼山闻梵。
行处无人,听时有寺,古木云峰犹远。
战胜风篁,飘残烟磴,林深几回吹断。
正缟鹤难成梦,松阴月明满。拨苍藓。
又经过、数重秋影,门掩定、初指翠微僧院。
步到列仙家,问瑶天、因甚清感。
那怪红楼,倚萧台、一半泪眼。
让陈思悟后,来向鱼山闻梵。
这首《法曲献仙音·月下闻山寺步虚声》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易顺鼎所作,描绘了月夜山寺中的幽静与神秘氛围。诗人行走在寂静无人的山径上,偶尔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古木参天,云峰若隐若现,显得格外深远。风吹过竹林,带来断断续续的声响,增添了禅意。皓月当空,松树下的阴影明亮,仿佛能听见鹤鸣般的梵音,却难以成眠。
诗人深入林中,一步步探寻,穿过重重秋色,指向那隐藏在翠微之间的僧院。他仿佛置身于仙人居住之地,心中充满清冷的感受,疑惑为何会有如此清寂之感。远处的红楼和萧瑟的台阁,似乎诉说着无尽的哀愁,令人心生同情。最后,诗人表示要像陈思一样,沉浸在这山寺的梵音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
整首词以月夜山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超然世界的深深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严秋朔气至,敌骑寇边城。
军符星流急,中夜起徵兵。
鱼丽按图列,龙韬应机呈。
前军白刃交,格斗声鏦铮。
控弦若满月,飞镝竞先鸣。
流血原草赤,填尸坑谷平。
洗兵下陇水,献捷奏承明。
天威赫神武,戎狄震且惊。
孰知折冲略,乃由一书生。
伐谋贵庙算,匪在多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