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归舟唱一声,玉兰花尽牡丹荣。
似怜游子春三月,才换江南第一程。
谁向归舟唱一声,玉兰花尽牡丹荣。
似怜游子春三月,才换江南第一程。
这首诗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所作的《再觐回宿龙潭驿》。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谁向归舟唱一声”,以问句形式开启,仿佛在询问归途中是否有歌声相伴,营造了一种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接着,“玉兰花尽牡丹荣”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玉兰花凋谢与牡丹盛开的景象并置,暗喻时光流转,美好事物总有消逝之时,而新事物又不断涌现,寓意生命的循环与变迁。
“似怜游子春三月”,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景物上,仿佛万物都对游子的归来充满怜惜,特别是春天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节,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最后,“才换江南第一程”则点明了诗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暗示着结束旧的旅程,迎接新的开始,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感悟。
我家严君宰邑时,先生载道来为师。
气味相投即相契,直与管鲍同襟期。
我时亦侍严君侧,山斗光中识颜色。
满怀拍塞皆阳春,就之如入芝兰室。
严君解印赋归与,先生去曳王门裾。
河梁马首东西别,几回江上丹枫疏。
年来我作金銮客,幸遇先生朝帝阙。
典衣共话十年前,浩歌醉吸清尊月。
月圆月缺苦不常,人生亦恨多参商。
明朝又向河桥别,离怀迥逐烟波长。
官閒时会宾僚宴,山水遥知品题遍。
江云渭树倘相思,春风好寄归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