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所履,小人多所疑。
尼甫至圣贤,犹为匡所縻。
君子慎所履,小人多所疑。
尼甫至圣贤,犹为匡所縻。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名为《君子行》。开篇即提出“君子慎所履,小人多所疑”,这是对君子与小人的行为态度的鲜明对比。君子谨慎其步伐,不轻易行事;而小人则疑虑重重,对一切都持有保留态度。
接着,“尼甫至圣贤,犹为匡所縻”一句,通过历史上圣贤之人的例子,说明即便是德行高尚的人物,也可能遭遇不公正的非议或诽谤。这里的“尼甫”指的是周朝的大臣召公奭,他曾被误解为有叛逆之心,但后来证实其清白无辜。“匡”则是古代的一种束缚工具,“所縻”意即受到不当的约束或诽谤。
整首诗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态度,以及圣贤也可能遭遇非议的例证,传达了做人应谨慎行事,同时社会对品德高尚者的认知往往带有偏见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