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古祠吴甘公,往来祭祷严且恭。
我离匡山已经宿,舟挽不进篙工慵。
沙边朝服遥致祷,浇酒未竟天回风。
一帆百里至还作,不徐不疾来雍容。
我生久已甘困滞,神亦何事特哀穷。
但疑神理与人异,意诚词直无不通。
林皇夜泊若平地,疑有鬼物驱蛟龙。
天明旗脚向北指,舟子笑语开船蓬。
江边古祠吴甘公,往来祭祷严且恭。
我离匡山已经宿,舟挽不进篙工慵。
沙边朝服遥致祷,浇酒未竟天回风。
一帆百里至还作,不徐不疾来雍容。
我生久已甘困滞,神亦何事特哀穷。
但疑神理与人异,意诚词直无不通。
林皇夜泊若平地,疑有鬼物驱蛟龙。
天明旗脚向北指,舟子笑语开船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庐山回归途中,过富池隔江遥祭甘公祠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尊重与诚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江边古祠吴甘公,往来祭祷严且恭" 一句,设定了整个祭祀的情境,诗人以严肃而恭敬的态度进行祭拜,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接下来的几句 "我离匡山已经宿,舟挽不进篙工慵。沙边朝服遥致祷,浇酒未竟天回风" 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停留与祭祀过程,天气的变化也被细腻地描绘出来。
"一帆百里至还作,不徐不疾来雍容。" 这两句展示了船行的速度和状态,以及诗人的心境,给人一种平和而又从容的感觉。
随后的 "我生久已甘困滞,神亦何事特哀穌。但疑神理与人异,意诚词直无不通" 凸显了诗人对神灵世界的敬畏和信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神关系的思考。
最后 "林皇夜泊若平地,疑有鬼物驱蛟龙。天明旗脚向北指,舟子笑语开船蓬" 几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景象,既充满了神秘色彩,又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观察和感受。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