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即事·其二》
《山居即事·其二》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閒居却笑俗人忙,又欲移门向野塘。

午爨松脂粘斧腻,晓行云气湿衣凉。

长生瑶草成丹药,万岁灵藤结紫香。

林下知心时有月,黄昏相伴入藜床。

(0)
注释
閒居:闲暇居住。
俗人:普通人。
忙:忙碌。
午爨:中午做饭。
松脂:松树树脂。
腻:油腻。
晓行:清晨出行。
云气:雾气。
湿衣凉:衣服被雾水打湿,感到清凉。
长生:长生不老。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丹药:炼制的丹药。
万岁灵藤:象征长寿的灵藤。
紫香:紫色的香气。
林下:林间。
知心:知己。
月:月亮。
藜床:用藜草编成的简陋床铺。
翻译
闲居时我笑世人忙,又想把家门改向田野的池塘。
中午烧饭时,松脂粘在斧头上油腻腻的,清晨出行,云雾打湿衣服带来凉意。
长寿仙草炼成了丹药,万年灵藤结出紫色的香囊。
在林中与知己相谈,常有明月相伴,黄昏时分一起坐在藜木床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中隐士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閒居却笑俗人忙"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在闲适的山居生活中,对于那些忙碌于尘世之人感到可笑。

接下来的"又欲移门向野塘"表明诗人有进一步远离尘嚣,寻求更加宁静环境的愿望。这里的"野塘"指的是远离城市的田园或自然环境,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隐居之所。

"午爨松脂粘斧腻,晓行云气湿衣凉"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生活细节。午后的阳光照在松树上,使得松脂滴落,粘在斧头上;清晨时分,云雾缭绕,行走于此,不免使衣物沾湿,感到凉意。

"长生瑶草成丹药,万岁灵藤结紫香"则是对山中仙草和灵藤的描写,这里的"丹药"和"紫香"隐喻着诗人追求长生不老的心愿,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道教修炼之术的向往。

最后两句"林下知心时有月,黄昏相伴入藜床"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林中,他知道自己的内心,当夜幕降临,与月亮为伴,静坐于草丛之中,这是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追求,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宿杨家

杨氏弟兄俱醉卧,披衣独起下高斋。

夜深不语中庭立,月照藤花影上阶。

(0)

杂曲歌辞·其三闺怨词

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

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

(0)

中和乐九章.歌明堂第二

穆穆圣皇,雍雍明堂。左平右墄,上圆下方。

调均风雨,制度阴阳。四窗八达,五室九房。

南通夏火,西瞰秋霜。天子临御,万玉锵锵。

(0)

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

宝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

贡文齐受宠,献礼两承欢。

鞍马并汾地,争迎陆与潘。

(0)

出山逢耿湋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0)

王昭君

锦车天外去,毳幕雪中开。

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