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思修身,下士思修名。
身名俱不管,何事诵遗经。
上士思修身,下士思修名。
身名俱不管,何事诵遗经。
这首诗反映了对修身与追求名声的不同态度。上士,即高明的君子,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完善;而下士,则可能更倾向于追求外在的名声和荣誉。诗中表达了对于这两种追求的不同看法:身名俱不管,何事诵遗经。意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和名声都不在意,又何必去诵读那些古老的典籍呢?这似乎在暗示,真正的修身之道,不应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而应深入内心,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纯粹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对过于功利的追求表示了一定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