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娟娟,最宜雨沐风梳际。径幽香细。
草滴青襟袂。一日才无,便觉生尘态。轩窗外。
数竿相对。不减王猷爱。
秀色娟娟,最宜雨沐风梳际。径幽香细。
草滴青襟袂。一日才无,便觉生尘态。轩窗外。
数竿相对。不减王猷爱。
这首诗描写了一种细腻而生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新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秀色娟娟,最宜雨沐风梳际"一句,形容的是竹子在细雨和微风中摇曳生姿,其样子恰到好处,既展示了竹子的柔美,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径幽香细"则描绘了一种隐蔽而幽静的小道上散发着淡淡的花香,这里的"幽"字渲染出一种深邃宁静的氛围。紧接着,"草滴青襟袂"一句中,"草滴"指的是雨后草叶上的水珠,"青襟袂"则形容了衣衫被湿后的颜色,这些细节都极具画面感,让人仿佛能闻到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
"一日才无,便觉生尘态"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之物即使短暂脱离也会立即感觉到世俗尘埃影响的敏锐感受。"轩窗外,数竿相对"则描绘了一幅窗外竹影交错的画面,"轩窗"给人以古朴宁静之感。
最后一句"不减王猷爱"通过提及历史上著名的竹子爱好者王猷,来表达诗人对这些细香竹子的喜爱程度丝毫不亚于王猷,这里的"不减"强调了诗人的深厚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致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清新且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细腻感知与深沉的情感。
西溪梅花千万树,低亚凝香塞行路。
永兴两树最绰约,素艳孤荣门相顾。
飘黄拂绿傍香楼,春寒日暮含清愁。
依然翠袖修林里,遥忆美人溪水头。
徙倚沉吟正愁绝,见君画册思飘瞥。
开怀落落生云山,触眼纷纷缀香雪。
羡君画高神亦闲,趣在苍茫近远间。
仲圭残墨泼武水,子久粉本留虞山。
我将梅花比君画,月地云阶吐光怪。
乞君挥洒墨汁馀,向我萧闲草堂挂。
草堂深柳净无尘,淡墨疏窗会赏真。
还将玉雪横斜意,举似凌风却月人。
紫云飘堕,正黄昏三弄,临风呜咽。
照影惊鸿修竹暮,一树幽香清绝。
翠袖笼寒,玉肌带晕,漫说经霜雪。
巡檐低问,林梢飞上新月。
应念雨约云期,横波悄注,未忍轻攀折。
只恐芳华容易减,浪惹去蜂来蝶。
枝老肥红,阴浓瘦绿,便是愁时节。
更持残烛,拍歌肠断将别。
春人可似,似黛眉隐语,镜中犹殢。
暮色千条,只愁难把花骢系。
楼窗无缝深深闭,又还见,腰儿眠起。
更无聊、和月迷离,写汉宫人字。
还向长亭旖旎,又青眼细窥,别筵杯底。
也学销魂,渡头摇得斜阳腻。
孤帆才近隋堤尾,便遮抹、缕丝痕翠。
添些落絮,疏烟如梦里。
十二螺鬟小。东风外、春云还自笼晓。
湖山胜处,楼台画里,四围波绕。
蓬瀛本在人间,认仙路,依稀再到。
怅年时、想望夫君,镜中眉黛新扫。
堪叹古往今来,洞庭遗迹,无限凭眺。
筠斑刻露,茶香过雨,又闻啼鸟。
持杯但说前欢,莫更问、闲愁潦倒。
倚危阑,孤鹤遥归,夕阳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