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叶无花孰与同,繄谁指作雁来红。
翠梢润色攒秋瓣,玉树遗歌入野丛。
混迹尘泥欺落日,强颜篱落媚西风。
丽华曾洒当时泪,不把胭脂染井桐。
有叶无花孰与同,繄谁指作雁来红。
翠梢润色攒秋瓣,玉树遗歌入野丛。
混迹尘泥欺落日,强颜篱落媚西风。
丽华曾洒当时泪,不把胭脂染井桐。
这首诗名为《后庭花》,作者是宋代诗人董嗣杲。诗中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植物景象,叶子繁茂而花朵稀少,诗人将这种植物比喻为“雁来红”,暗示其在秋季展现出鲜艳的颜色。"翠梢润色攒秋瓣"形象地描绘了叶片的翠绿和花瓣的密集,犹如玉树般清雅,歌声却只能在野外的丛中回荡。
接下来,诗人通过"混迹尘泥欺落日,强颜篱落媚西风",表达了这种植物即使身处困境,仍坚韧地在落日和秋风中展现生命力,试图吸引人们的注意。最后,诗人以丽华为喻,提及这植物曾引发过泪水,但并未像胭脂那样染红井边的梧桐,暗示其虽美,却低调内敛,不求人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雁来红”的细腻描绘,寓言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