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干戈尚未平,不如归隐听歌声。
情知文武都无用,罢读诗书不学兵。
四海干戈尚未平,不如归隐听歌声。
情知文武都无用,罢读诗书不学兵。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耶律楚材在动荡的时局中,对于国家战乱不止的忧虑和个人选择的反思。他意识到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在当前的局势下似乎都无法改变战事,因此选择放弃追求功名,回归隐居生活,专心于诗歌和音乐,以声乐自娱。诗人通过"四海干戈尚未平"描绘出社会的动荡不安,而"罢读诗书不学兵"则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深沉人生哲理的抒怀诗,体现了元代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无奈与超脱。
山矾入画古所少,我昔见之倪赞家。
问君何处得此本,水屋十月来春花。
东风著树香满雪,长须滴露金粟结。
一枝独立霜霰余,已觉江梅是同列。
惜哉此物知者稀,深林大谷多所遗。
牧竖樵童尔何苦,剪伐每同荆棘归。
林君本是鳌头客,高卧云间人莫识。
酒酣挥袖卷新图,一笑西山眼中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