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俗投真赏,无媒谢謇脩。
风骚留大国,林谷傲王侯。
种茗山蒙顶,听泉石枕流。
小盆供棐几,已自采真游。
绝俗投真赏,无媒谢謇脩。
风骚留大国,林谷傲王侯。
种茗山蒙顶,听泉石枕流。
小盆供棐几,已自采真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与自然之美的欣赏。诗人通过“绝俗投真赏”表达了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纯净的愿望。“无媒谢謇脩”则暗示了不依赖世俗的媒介和规则,坚持自我修行的决心。
“风骚留大国,林谷傲王侯”两句,运用典故,将隐士的品格与古代文人骚客相提并论,强调其精神的高洁与独立,不受权贵所左右。“种茗山蒙顶,听泉石枕流”描绘了隐士在山中种植茶树,聆听泉水潺潺,枕着溪流入眠的宁静生活场景,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小盆供棐几,已自采真游”则以小盆中的植物装饰案几,象征着隐士虽身处简陋,却能从自然中获得心灵的滋养与乐趣,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真游”状态。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精神超越的向往与追求。
入秦蔡泽,急横金跃马、难甘雌伏。
今代才名羁旅客,醉倚长杨抛筑,一雁清秋,三关落日,人比萧萧竹。
薄游书剑,官斋移杨堪宿。
试问悬瓮风烟,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
极眺高歌偕骑省,指点残枫剩槲。
越石登楼,太真披扇,天凑清狂福。
归来重九,新词珠定盈斛。
水面归鸦,斜阳挂、远村高木。
严霜降、小园柑橘,郁然浮绿。
一匕青精朝作饭,百年乌桕寒依屋。
竹添孙、个个拂云梢,森如玉。林下步,溪头宿。
呼稚子,驱黄犊。把储王几首,田家诗读。
隐矣焉文捐笔砚,嗒然丧我忘歌哭。
拨孤灯、薄酒正相宜,新篘熟。
百里山行迷碧草,息心对山觉山好。
六朝僧去忽千霜,三秋招隐惟五老。
一峰初上晓松哀,瀑布声闻客绪开。
舍车纵步过东寺,山僧谓我结莲来。
莲社年来孰为首,我亦渊明性耽酒。
颓颜独倩菊英滋,酣情易令苍山朽。
祇今望阙复趋庭,云舍南溟动远汀。
他时散发罗浮上,对望仙庐九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