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神物枕灵岩,银汉无声雨自翻。
势似建瓴山色润,形如开□水晶寒。
喷成飞雾随风起,泻作流霞带日涵。
若得甘霖遍原野,不妨长唤作龙潭。
悠悠神物枕灵岩,银汉无声雨自翻。
势似建瓴山色润,形如开□水晶寒。
喷成飞雾随风起,泻作流霞带日涵。
若得甘霖遍原野,不妨长唤作龙潭。
这首诗描绘了龙湫潭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水之灵动与自然之美。
首句“悠悠神物枕灵岩”,以“悠悠”形容水的悠长与神秘,将水比作神物,安眠于灵岩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银汉无声雨自翻”,将瀑布比作银河,虽无雨声,却自翻腾,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与动态美。
“势似建瓴山色润,形如开□水晶寒”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瀑布的形态与色彩描绘得淋漓尽致。瀑布如同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水流,润泽着山色;其形状又仿佛是打开的水晶,透露出寒冷而清澈的光芒。
“喷成飞雾随风起,泻作流霞带日涵”进一步展示了瀑布的动态变化。水珠在空中形成飞雾,随着微风飘散;而瀑布本身则如同流动的彩霞,映照着日光,展现出绚烂多彩的景象。
最后,“若得甘霖遍原野,不妨长唤作龙潭”表达了诗人对龙湫潭的赞美之情。如果这瀑布能带来甘甜的雨水滋润大地,那么它就不仅仅是龙湫潭,而是真正的龙潭,为人间带来福祉。
整首诗通过对龙湫潭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绿窗几度留难住。懊恼相逢,反添离绪。
剪烛清谈,一般怀抱愁如许。
怊怅无计,只怕听、临歧语。
皓月太无情,却照尽、悲欢千古。
便总把吴刚斧借,也怎划愁千缕。
炎凉阅遍,况秋更悲羁旅。
第一是、只恨江潮,但浩漫、偏催人去。
念此别天涯,重话苍野何处。
调雨为冰,催风做冻,连朝渐渐凝寒。
更丹枫秋老,雾锁苍烟。
信鸿断续声相送,动闺人、素泪轻弹。
离歌一曲,归鸦几点,雁宿沙田。惊暝旅梦恹恹。
尽金钗敲遍,数到更残。试霜毫带湿,冻墨微乾。
吟鞭计历匝月,谢长涂、稳渡轻帆。
蓬窗悄闭,单衾倦倚,吟逗征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