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龙眠画,曾师十二闲。
桃花晴泛水,苜蓿晓连山。
蹴月驰周道,嘶云入楚关。
骁腾万里志,顾影落人间。
闻说龙眠画,曾师十二闲。
桃花晴泛水,苜蓿晓连山。
蹴月驰周道,嘶云入楚关。
骁腾万里志,顾影落人间。
这首元代诗人柯九思的《题李伯时画马》,描绘了李伯时笔下骏马的神韵与风采。诗中以“闻说龙眠画,曾师十二闲”开篇,巧妙地将李伯时的画作与龙眠(传说中的神龙)相联系,暗示其画技之高超,如同龙眠般神妙。接着,“桃花晴泛水,苜蓿晓连山”,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画面,马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生动有力。
“蹴月驰周道,嘶云入楚关”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马儿的奔腾之姿和豪迈气概。蹴月,即踏破月光,形象地描绘了马儿奔跑速度之快;驰周道,则是说马儿在广阔的道路上疾驰,仿佛穿越时空。嘶云入楚关,则是通过马儿的嘶鸣声,仿佛能穿透云层,直达遥远的楚关,展现出马儿的雄壮与自由。
最后,“骁腾万里志,顾影落人间”两句,总结了马儿的英勇与不凡。骁腾,形容马匹勇猛善战;万里志,则表达了马儿远大的理想与追求。顾影落人间,则是在马儿回首的一刹那,其英姿仿佛定格于人间,成为永恒的记忆。整首诗通过对马儿形象的细腻刻画,不仅赞美了李伯时精湛的绘画技艺,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勇敢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学古编简残,怀人江湖永。
非无车马客,心远境亦静。
挽蔬夜雨畦,煮茗寒泉井。
春去不窥园,黄鹂颇三请。
立朝无物望,补外傥天幸。
想乘沧浪船,濯发晞翠岭。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