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斋不盈丈,面壁兀若顽。
出门天地阔,旷如脱牢关。
青童迎相揖,笑报山僧还。
婆娑三四客,竟日长松间。
中心定何如,气象无此閒。
谁当千载后,如我坐兹山。
我斋不盈丈,面壁兀若顽。
出门天地阔,旷如脱牢关。
青童迎相揖,笑报山僧还。
婆娑三四客,竟日长松间。
中心定何如,气象无此閒。
谁当千载后,如我坐兹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小斋中静坐,面对墙壁仿佛成了一个沉默的石像,内心世界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走出斋室,感受到天地之广阔,仿佛挣脱了束缚,获得了自由。青衣童子前来迎接,以微笑告知诗人,他已经回到了山中的寺院。诗人与几位宾客在松树下嬉戏,享受着悠闲自在的时光。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中心定何如,气象无此閒”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最后,“谁当千载后,如我坐兹山”,则流露出一种对历史长河中独特存在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超越时间,成为永恒的一部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探索和感悟。
哲人叹逝川,志士悲廪秋。
流光不暂停,忽忽岁欲周。
凉飙袭迥野,飞霜皓盈畴。
华林失鲜辉,奔溪杀湍流。
万化傥日徂,吾生难独留。
而我苦不乐,彷徨复何求。
世途多轨辙,今行非昔谋。
徒遵耿耿意,龃龉固莫投。
时乎不再来,岂余敢怀尤。
王道炳日星,历聘疲轲丘。
归欤既改旆,浩然亦回辀。
寂寞宁子歌,栖迟长卿游。
客嘲徒自解,天问终不酬。
长揖未免烹,说难竟遭囚。
行藏或大谬,圣贤共悠悠。
含思疚愤积,念往川途脩。
煌煌青春姿,蹉跎恐兹由。
谅非宏达观,那能齐百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