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诸方行化·其五》
《送诸方行化·其五》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本觉本来明,乘缘须体妙。

壁立何匹俦,沤和生谈笑。

万化了全机,千机全一照。

波昏月岂亡,水清光自曜。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卓所作的《送诸方行化(其五)》。诗中以“本觉”为起点,阐述了佛学中的核心理念——觉悟与实践的统一。诗人通过“乘缘”、“体妙”、“壁立”、“沤和”等形象描绘,展现了修行者在面对世间万象时的智慧与从容。

“本觉本来明”,意味着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蕴含着光明与智慧,这是本有的觉悟状态。“乘缘须体妙”,则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因缘际会来体验和实践这种微妙的智慧。

“壁立何匹俦”,以峭壁比喻修行者的坚定与独立,暗示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修行者应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沤和生谈笑”,则以泡沫与水的融合比喻修行过程中的和谐与自在,即使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或生活挑战时,也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

“万化了全机,千机全一照”,表达了修行者对宇宙万物的全面洞察与理解,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内心的一致性和普遍性。“波昏月岂亡,水清光自曜”,最后两句以月光在水波中的显现与消失,象征着真理与现实之间的相互映照与转化,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光明与真理始终存在。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中关于觉悟、实践与生活的独特见解,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实践内在的智慧与真理。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送王宗成归越·其二

惨淡风尘际,崎岖道路中。

荣知金马隔,老信木鸡同。

拟逐桃源客,相寻绮里翁。

不须登广固,抚迹叹英雄。

(0)

送吕元归四明

千里东归访故园,春深满目野花繁。

山横鸟道如龙转,水落蛟门尚虎蹲。

贺老风流谁复继,舒公气节更须论。

故人为谢崔文学,何日听诗酒一尊。

(0)

新晴

扶桑日上海门东,野绿山红在眼中。

流水转龙分别浦,断云如鹤趁归风。

雪色一时开菡萏,秋声五月到梧桐。

白头病客乡心折,独愧登楼赋未工。

(0)

五月三日登阁东望青溪白莲粲然如雪倚久之为赋

地清无暑即蓬莱,高阁披襟亦快哉。

楚树日沉风北起,钟山云合雨东来。

枇杷子熟三时过,菡萏花高一色开。

今夜夜凉无限思,吹箫人在凤皇台。

(0)

寄材大用言默庵畅明远

中秋看月醉流霞,月里桫椤又落花。

老去翻经思古寺,春来乞食向谁家。

三山弱水元无路,七宝恒河更有沙。

他日升堂重论法,莫嗔身坐白牛车。

(0)

题刘商观奕图·其一

日落青山未了棋,两翁浑似海僧痴。

不辞虎口方争险,曾取龙牙会出奇。

春在洞天应不老,路经石室到今疑。

老樵若悟归来早,物外神仙岂复知。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