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夏山挽词·其三》
《张夏山挽词·其三》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春风阳羡百花明,携手张公洞里行。

二十年来谁在者,白头挥泪读题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张夏山挽词(其三)》。文徵明以春风阳羡的美景为背景,描绘了与友人在张公洞中漫步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深深怀念。诗中“春风阳羡百花明”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春日阳羡的美丽景色,百花盛开,春光明媚,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携手张公洞里行”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漫步于张公洞中的场景,充满了亲密与和谐。接下来,“二十年来谁在者,白头挥泪读题名”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故人离世的感慨。诗人以“二十年来谁在者”提出疑问,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而“白头挥泪读题名”则直接抒发了对逝去岁月和故人的哀思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时间、生命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醉花间.春闺

兰汤沐。湘裙束。懒把秋千蹴。

侬自理秦筝,郎自歌吴曲。

花冠一笑偏,翠袖三薰足。

芙蓉帐底眠,春梦同郎续。

(0)

风入松.水仙

忆从湘浦遇琼仙。解佩是何年。

冰姿不许铅华污,淡凝妆、风度飘然。

长伴霜前青女,来寻月下婵娟。一尘难染净娟娟。

独立晚风前。黄冠翠袖殊清雅,误思凡、谪向江边。

矾弟梅兄是侣,桃娇杏冶空妍。

(0)

鲛人曲

鲛人居,钱塘湖。

自从剑客过湖去,世人不识真仙儒。

灵丹掷湖水,湖水清如酤。

江妃惜不得,贮在明月壶。

鲛人夜饮明月腴,夜光化作眼中珠。

手擎莲叶盘一株,盘中走珠汞不如。

世人无仙意,波心荡漾青头凫。

烹龙炮凤日日千金厨,何以洒君心热宁君躯。

洒君热,宁君躯,须饮鲛人明月珠。

(0)

皇娲补天谣

盘皇开天露天丑,夜半天星堕天狗。

璇枢缺坏奔星斗,轮鸡环兔愁飞走。

圣娲巧手炼奇石,飞廉鼓鞴虞渊赤。

红丝穿饼补天穿,太虚一碧玻璃色。

辐旋毂转四极正,高盖九重悬水镜。

三光不凋河不泄,天上神仙宅金阙。

当时坤母亦在傍,下拾残灰补地裂。

(0)

三妇词

大妇善主馈,甘旨出中厨。

中妇善调筝,清歌似罗敷。

小妇似小乔,中夜读兵书。

丈人不复乐,起起去防胡。

(0)

清平乐

瑶英轻洒。姑射飘仙驾。巧夺孤山能变化。

夭娇飞来白下。绝怜玉骨清姿。不随红紫芳时。

要识天然标格,竹篱茅舍横枝。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